第391章明蒙清之戰(1 / 2)

誰的命也不是大風刮來的,更不是鹹鹽換來的。

鼇拜的結局早已注定,是他自己作死,若不是他故意去招惹曹鼎蛟,殺了虎子之後還不夠,還要將其製作成酒杯。

人神共憤,天地可誅。

這個是最令漢人感到屈辱的一件事。

宋朝皇帝頭蓋骨被蒙古人做成了酒杯,數百年,亡魂不得安息。

宋理宗趙昀就是事情的主人公。

元朝時,西藏藏傳佛教僧人楊璉真伽盜掘南宋皇陵,趙昀的屍體因為入殮時被水銀浸泡,所以還未腐爛,盜墓者便將其屍體從陵墓中拖出,倒懸於陵前樹林中以瀝取水銀。

隨後將趙昀頭顱割下,並製作成飲器,送交北京大都元朝統治者,其軀幹則被焚毀。

這是趙昀生前萬萬沒有料到的。趙昀的頭顱直到朱元璋攻占大都後,才在元大都的皇宮中被找到。

明太祖得知此事,“歎息久之”,派人找回趙昀的頭顱,以帝王禮葬於應天府(江蘇南京)。次年,又將趙昀的頭骨歸葬到紹興永穆陵舊址。

自此,一代帝王得以安息。

新軍中人也是盡知虎子將軍為國捐軀的事情,深感其忠義,個個奮勇而戰催馬上前,欲為其抱仇。

曹鼎蛟又一斧子結果了身邊最近的一人,環顧四周,居然發現這些清兵開始慢慢的遠離他而去,有的人甚至打馬而逃。

王富貴興許是累了,沒有多少力氣去追擊了,畢竟他們白天又大戰了一天一夜,王富貴的體脂消耗的嚴重,根本就沒有力氣拖著曹鼎蛟追人,這也給了那些清兵一個逃跑的機會。

曹鼎蛟隻能搖了搖頭,感歎著說道:

“可惜本官此時此刻已經悟得了大道,掃地不傷螻蟻命,愛惜飛蛾紗照燈。以慈悲為本,善念為懷,阿彌陀佛。”

曹鼎蛟身邊的騎兵;……!

一個個差點栽下馬來,曹大人也太會開玩笑了。

曹鼎蛟從懷中掏出了一塊白布,細心的擦拭著黑切上的血漬,從王富貴身上下來,一人一熊就蹲在了戰場上休息。

不時有明軍的士兵騎著馬跑過來詢問,問曹鼎蛟是不是受傷了,需不需要扶他下去?

曹鼎蛟隻是笑著說道:

“本官性子純良儒雅,不喜歡打殺,實在是有辱斯文,爾等盡力追殺敗軍,不必理會吾。”

眾人:……!!

這個年頭,人死王八活,隻有把良心放在胳肢窩。

曹鼎蛟這貨太會裝逼了,簡直就是個裝逼慣犯啊。

明軍,蒙古大軍,清軍廝殺了一晝夜,清兵還沒堅持到天亮時分就宣告崩潰,畢竟主將都被人家幹掉了,曹鼎蛟作為戰場上最惡心的boss。

出場就幹掉了幾百個清兵,再加上他的手下出來清場,隻是花費了幾個時辰就把清兵打崩潰了。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若不是曹鼎蛟打到一半就收手了,估計清兵崩潰的更早。

天光一亮,吳克善就懵逼了,打到最後自己隊伍完全被打亂了,天黑還還看不出什麼名堂,等他清醒過來的時候,就發現為時已晚。

“靠,飯桶年年有,今年特別多,鼇拜那個垃圾哪去了,本王怎麼被團團包圍了?”

吳克善嘴撇得跟瓢兒似的,氣的胡子打顫,氣得咣咣直放響屁,感歎:時也、運也、命也!

“撤軍,東西能丟的就丟。”

左右問道:

“族長,咱們往哪裏撤?”

“兵來將擋,水來土囤,找人少的地方衝,一路北上便可……”

吳克善不再廢話,雙腿一夾馬腹,心說俺乃是一名蒙古部落的族長大清帝國冊封的科爾沁部落親王,俺後邊有一位大明的二品巡撫正在追殺俺。

但是俺絲毫不慌,甚至還有點想笑,因為曹鼎蛟的熊跑得慢,他追不上我。

吳克善逃跑的路線正好碰上了曹鼎蛟,曹鼎蛟便道:

“呔,你這廝可敢與我下馬一戰。”

吳克善冷哼一聲,頭也不回地繞道了,冷冰冰的丟下幾句話;

“你也配讓我下馬一戰?這次本王饒你狗命不死,算你運氣好,駕!駕!駕!”

吳克善十分倉皇逃竄。

曹鼎蛟也不多說,直接從地上抄起了一條硬弓,弓拉如滿月,箭射似流星。

“嗖!”

箭矢脫手,以雷霆萬鈞之時飛向吳克善,吳克善就懵逼了,隻感覺耳邊有狂風刮過,隨後旁邊一名親兵應聲倒地,最駭人聽聞的是此箭居然穿透了親衛的胸膛,打出了強弩的效果。

吳克善亡魂大冒,哪裏還敢久留,催馬而逃,瞬間就沒有了人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