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江山之固(1 / 2)

<()

耗時將近四個月,花費的白銀將近兩千萬兩,調動了大明超過百萬的兵馬,動員的民夫不計其數,消耗的物資數以天計。

這座千年古都,曆史上赫赫有名的西安府,終於是宣告攻破。

西安是中華文明和中華民族重要發祥地之一,曆史上先後有十多個王朝在此建都。豐鎬都城、秦阿房宮、兵馬俑,漢未央宮、長樂宮,隋大興城,唐大明宮、興慶宮等勾勒出“長安情結”。

至於長安為什麼改名為西安?

曹鼎蛟覺得很扯淡,曆史上很多城市改名之後完全就是變了味道,長安變成西安就是如此。

還有什麼包頭呂布,石家莊趙子龍,簡直就是辣眼睛。

朱元璋不喜歡長安這個名字,他把自己的兒子安排在那裏做藩王,封號安西王,後來發生叛亂。

朱元璋把王府給撤了,改名奉元路,意為維護明朝統治。

後來長安又發生大亂,再次平定後,幹脆把長安改為西安。

一場大戰了結,曹鼎蛟就隨地坐在了地上,旁邊有他陣亡的澤袍兄弟,更多的還是敵人的屍首。

不少曹鼎蛟幸存下來的手下紛紛聚攏過來,他們沒有去參與圍剿,隻是忠心耿耿的護衛在曹鼎蛟身邊,聽候某人的吩咐。

曹鼎蛟旁邊的喊殺聲不絕於耳,可對抗的情況卻是越來越少,城破之後,叛軍本來就不是精銳官軍的對手,無論是裝備,兵員還是物資,以及士氣通通差了不少,潰敗自然是在所難免。

叛軍的普通士兵飯都吃不飽,哪裏還有什麼力氣反抗,官軍所到之處,經過並不激烈的絞殺之後,紛紛都是望風而降。

過了良久,明軍士兵發現了在旁邊躺屍的曹鼎蛟,曹鼎蛟和他的護衛太顯眼了,立刻有一個校尉帶著兵馬過來護衛。

並言道:

“曹大人,皇上正在到處找你呢,跟我們走一趟吧。”

曹鼎蛟眯著眼睛說道:

“一點眼力勁都沒有,這個時候我去添什麼亂啊,聖天子一舉攻破西安,我們這些做手下的搖旗呐喊就是,爾等退下,本官隻想一人靜靜。”

“這……,此事似乎不妥,屬下先去稟報聖上,還請曹大人在此等候些許時間。”

校尉聽聞曹鼎蛟如此說法,速速退去,去複命了。

曹鼎蛟身邊有人多嘴一句。

“大人,何不立刻去麵見聖上。”

“不急,孫可望的話倒是提醒我了,就是不知咱們陛下有沒有忘記初心,可共患難,不知可否共富貴。

本官拭目以待。”

……

在西安城的叛亂基本宣告車定之後,以至下午,城內僅剩下零星的地抵抗之外,西安城到處都是五步一崗,十步一哨,這座城池被明軍牢牢的控製住了。

崇禎皇帝也是騎著馬入城,一時風光無限,這是他第一次禦駕親征,想想還有點小激動呢,耗時四個月,終於把整個西北最大的一股團夥勢力給敲掉了。

說不激動那是不可能的,老朱同誌小臉撲紅,有種高中狀元的感覺,遊街跨馬,進入西安。

祖大壽,吳襄二人護衛崇禎皇帝左右,大明的首輔,執掌兵部的閣老楊嗣昌也是笑意盈盈的跟在了崇禎皇帝身後。

這場該死又長久的戰爭終於是打完了,他這個內閣大學士總算是放下心來。

張獻忠被剿滅之後,大明境內的最大規模的判決宣告徹底被剿滅,現在可以專心對付遼東清兵,還有蒙古部落了。

賀道:

“陛下寬以待民、任賢用能、為政精明、權略善戰、內政修明、明章之治,文韜武略,皆是明君之為。

大明大獲全勝,全賴陛下居中調度,統籌四方,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哈哈哈哈,楊大人還是少說幾句吧,還要顧全自己的名聲啊。”

“哈哈哈哈!!”

若換作別人吹捧,崇禎皇帝或許不會在意,可若是換成了自家的首輔大臣,崇禎皇帝就感到非常的舒服。

越到人家這樣的地位更要顧全自己的名聲,如果不是真心實意,那很有可能會被別人譏諷溜須拍馬阿諛奉承。

幾人漫步長安街頭,並沒有欣賞的意思,隻是想親自在這邊走上一走。

少頃,有人來報,言道:

“陛下,曹大人,就蹲在街邊休息,不肯過來麵見聖上,害怕耽誤陛下收複西安。”

眾人一臉錯愕的表情,特別是吳襄還有祖大壽還想說些什麼,可是話到嘴邊卻說不出口。

楊嗣昌臉色也是大變,崇禎皇帝開口笑道:

“山若不來,那路便自己過去,朕也不過是多走兩步路而已,諸位同朕一同過去,居然調笑吾等,待會兒他曹鼎蛟若是說不出一個一二三來,朕可不會容情,走。去收拾收拾這個曹鼎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