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大結局(1 / 2)

<()

大明崇禎十一年十月,崇禎皇帝班師回朝,長城之勝,布告天下。

與此同時,明軍三十多萬大軍也沒有閑著,趁此機會,在蒙古帶路黨頭子吳克善帶領下,明軍主力浩浩蕩蕩的殺向了皇太極的老巢盛京沈陽。

出關的將軍陣容也是非常的豪華,曹文詔,盧象升,孫傳庭,祖大壽,吳襄,兵馬過三十萬,這是土木堡之變以後,大明出關最大的兵力調遣,也是大明的雪恥之戰。

得知自己十萬大軍覆沒的皇太極一下子懵逼了,弟弟多爾袞也戰死沙場,整個局勢立刻就要崩盤了。

他的宏圖霸業才剛剛開始啊,難道就這樣戛然而止……

崇禎皇帝懟完了建奴,又安排完封賞之事後,便晃晃悠悠的回京城去了,心中為著自己的聲望又提高了一波而高興。

但是皇太極就高興不起來了。

虧本虧大的了皇太極狼狽不堪的跑路了,戰敗消息也沒有封鎖住。

其實想想也不太可能封鎖的住。

近十萬騎出去,回來的隻有五千餘騎,剩下的呢?

別說是打下了明國蠻子的地盤,所以派兵駐守去了。

這種鬼話騙不了人。

唯一的解釋就是全折了進去。

隻是人折進去近十萬餘騎,東西卻是半點兒沒來回來,除了這大部分都帶傷的五千餘騎。

本來就不爽皇太極許久的代善和族中老人就更不爽了。

代善幹脆把話挑明了道:

“我大金是個什麼情況,你們哪個不知道不清楚的?說不客氣點兒的,這就麼點兒家底,能經得起幾次這般折騰?大汗,咱們還是退回黑山白水之間,早做打算吧!”

皇太極苦笑著說道:

“朕能退,族人們能答應不?”

是啊,別說是普通的族人,就算是他們這些貴族和將軍享受了沈陽遼東的花花世界之後,又怎麼會放棄這大好的河山?

皇太極在老潮爆發了極其嚴重的內哄,甚至皇宮之內也出現了刀光之災,明軍都還沒有趕到他們內部的自己人先火並了一場。

後來,明軍終於是派遣大軍重新回到了遼東,一路上也遇到了零星的抵抗,可皇太極的大清國兵力資源枯竭,主力損失殆盡,盛京的兵馬都不足三千,自然是輕而易舉的被大明拿下。

明軍一路上披荊斬棘,所到之處勢如破竹,遼東的清兵算是節節敗退,往日他們都是用鼻孔看這那些大明國的蠻子兵,如今他們卻再也不敢,輸的太淒慘,舉國覆滅,所謂的八旗子弟兵徹底被打崩潰了。

盛京被攻破的前夕。

十一月九日,皇太極自縊於盛京一棵歪脖子樹下,範文程為其收斂屍首,整個大清國人心惶惶。

大清國的這些驕兵悍將要麼投降於大明,要麼彷徨地朝北方逃竄,日後就失去了消息,不知是被莫斯科公國之人所殺,還是在西伯利亞的冰雪之中凍死,一切都不得為人知。

曆時四年,大明這些優秀的將領又重新將遼東的領土收複。

明末國內外矛盾的激化,朝庭忙於對付內地流賊,疏忽了對努爾哈赤部的防範。

前後兩次在朝鮮的抗倭援朝,國力消耗巨大,從而給了努爾哈赤可趁之機。

從努爾哈赤公布“七大恨”的討明檄文,開始公開起兵反明的始。

從皇太極所建立的大清國被滅而終。

崇禎皇帝特意在所謂的八旗子弟兵龍興之地樹碑立傳,痛斥了這些賊人的惡心,炫耀了我大明的武功。

………

曹鼎蛟坐著裝滿了金銀的大船回歸大明,同時也把那些在日本陣亡的將士骨灰和無數的傷員帶回,他還帶回了一份特殊的國書。

曹鼎蛟回到南京之後才發現,自己終於享受了一把躺贏的待遇,皇太極的水晶塔基地竟然被自家的隊友給推平了。

………

國書的緣由也讓日本萬世一係的天皇崩潰,堂堂一國之君居然被要求去大明當藩王。

不服?忍著,否則大明的海軍爸爸教你做人。

早在寬永六年,將軍德川家光竟然派他的乳母春日局前往麵見天皇——由於春日局無官無位卻前往麵見後水尾天皇,被後水尾天皇認為是奇恥大辱,覺得幕府沒有把他的權威放在眼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