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彌呼見時機已經成熟,主動走上演武場替孫權解圍。
“尊貴的陛下,王卑彌呼願意與您一戰。若是陛下勝了,女子願意自薦枕席,以助陛下施展雄風。”卑彌呼道。
卑彌呼很聰明,她愣是把一場國運之爭弄成了普通的漁色之樂。
孫權本來對打女人有心理障礙的。聽了卑彌呼的話之後,也是色從心頭起,惡從膽邊生。
色字頭上一把刀,孫權色迷心竅,竟然同意了與卑彌呼比試。
步騭出列勸諫,孫權問道:“丞相,三敗之恥,由你來雪?”
步騭無奈,隻得退回座位。
周胤也想什麼,隻是敗軍之將,不得言勇。
孫權望著卑彌呼,手中的吳王劍挽出了一個劍花。
卑彌呼手持草薙劍,與孫權鬥在了一起。
孫權的實力竟然比周胤還強,竟然窺探到了一星至尊的門檻。隻可惜他的對手卑彌呼,可是有著深海擒蛟的真本事。
卑彌呼已經是實實在在的一星至尊,隻不過為了倭國的國運,才故意跟孫權示弱。
卑彌呼在與孫權動手之後,立即將漁色之戲改成了國運之爭。
孫權騎虎難下,隻能硬著頭皮打到底,必須要分出勝負。國運之爭,容不得半點拖泥帶水。
卑彌呼坑了孫權之後,立即讓草薙劍威力大增。
吳王劍跟錯了主人,再怎麼掙紮也無濟於事。
聖器榜上,再一次出現了新的變化。
一行血色大字,壓得華夏之人喘不過氣來。
第十名:草薙劍,擁有者為倭國女王卑彌呼。
上榜理由:遠渡重洋,圖振國運;南昌失利,建業逞威。卑彌呼以女子之,力壓吳帝孫權的吳王劍登榜。吳宮國恥,亙古定格。凡華夏之人,皆應引以為戒!
吳帝孫權和吳王劍,就這樣被卑彌呼釘在了曆史的恥辱柱上。
步騭緒激,吐血而亡。
周胤斷指明誌,誓掃倭國。
南昌前線,諸葛亮不知道哪根筋不對,竟然安排人傳唱:
周郎妙計禦晉軍,賠了國威又折兵。
周瑜聞言,吐血不止。
南昌城中,劉備軍大營。
“孔明,咱們不是援吳的嗎,你怎麼把周瑜往死裏整?”劉備不解的問道。
“主公,周瑜要是死了,江東就隻能與晉軍死磕到底了。”諸葛亮道:“所謂的盟友,就是用來擋刀子的。我們準備向西進攻佛國竺,鬼門關的晉軍就是後顧之憂。”
劉備懂了,趁他病,要他命,二話不就去找周瑜辭校
周瑜強打起精神應對,劉備一離開就吐血不止。
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
周瑜吸納的兩位盟友,卑彌呼盜了吳國氣運,劉備也免不了落井下石。
晉軍大營,劉正也被南昌城的一係列變化雷得外焦裏嫩的。
“夫君,南昌城孤立無援,咱們可以攻城了。”甄宓道。
“傳我命令:以黃忠,甘寧為先鋒,強攻南昌城。”劉正吩咐道。
攻城戰次第展開,劉正為了打擊吳軍士氣,還命人特別擬定了攻城口號——吳宮存國恥,孫權豈為君?
吳軍上下對卑彌呼和倭國深惡痛絕,為了保全有用之將來伐滅倭國,皆不願在南昌城頭與晉軍死戰。
周瑜無兵可用,隻好向建業的孫權求援。
此刻的建業,由於孫權猜忌周瑜在前,又被卑彌呼擺了一道盜了國運。全城上下哀鴻一片,軍心民心皆入低穀。
卑彌呼得了便宜還賣乖,竟然舊事重提,表示願意自薦枕席。
孫權輸了國運,也就熄了獵色之心。
周胤將卑彌呼和倭國大軍禮送出境。他還沒有返回建業,周瑜的求救信就送入了吳宮。
孫權輸了國運,正愁找不到替罪羊。周瑜的信,倒是讓他眼前一亮。
孫權打定了主意,要讓周瑜背國運丟失的黑鍋,對於南昌前線的求援信,他一概置之不理。
擺在孫權麵前的道路:
一條是積極增援南昌,保住吳國。然後再國饒口誅筆伐聲中遜位,成為永遠的恥辱。
另一條是不管南昌的事,用周瑜的戰敗轉移百姓的視線。國運之過於遙遠,唯有晉軍的兵鋒才是實實在在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