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元之後,地麵積雪未化。不過文國公蘇老絲毫不嫌寒冷,在明珠的攙扶下走進了窗明幾淨的幼兒園。
這是一個很大的幼兒園,教室是原來公主府的內院,操場是後花園改造的。整個幼兒園的牆壁都刷上了白灰,畫上了充滿童趣的牆繪。所有的東西都是沒有棱角的,整個幼兒園的顏色都搭配得鮮豔活潑。
雖然還沒有細看,但就這一副安靜而又蘊藏著活力的畫麵。瞬間就讓蘇老像是年輕了十幾歲,一顆未泯的童心開始蠢蠢欲動。
“真是個不錯的地方,看來,我真的得好好看看了。”著,還讓開了明珠的手,快步往前走了兩步。一時間,看著竟然連腰都直了許多。
明珠便含笑的跟著自家外祖父:“外公,您慢點兒,雖然這裏的雪都掃幹淨了,但也要心萬一殘留了冰渣,那個可不容易發現。”
文國公走進鄰一間教室,進門便感覺暖和了許多。跺了跺腳,將身上的大氅解下來遞給了身後的廝。明珠跟著就給他介紹:“這裏每個房間都鋪霖下瓷管,知道您來,我提前一個時辰,就安排他們燒起來了。這是室內活動室,算是整個園子裏最大的一間教室了。遇到雨雪氣時,這裏也好讓孩子們跑一跑動一動。”
明珠得簡略,但從文國公的視角來看,這個可不是跑一跑動一動那麼簡單。整木打磨出來的曲折滑梯,沿著牆壁還有一層ㄇ型回廊,回廊中間隔著索橋、閣樓。裏麵還設置各種形狀的障礙物,如凸尖、吊環、沙包等。回廊下還有秋千、木馬、車等。木地板上還鋪著一寸厚的細麻毯……文國公想,看這高度,我若去試試怕是有些憋屈。若是自己兒童時期有這樣一方地……又搖搖頭,掩下了那絲羨慕:“這個……是否有玩物喪誌之憂?”
明珠道:“那如果不辦這個幼兒園,孩子們難道就不玩耍了嗎?!反正是一樣要玩耍的,我們何不正確的引導他們玩耍的方向?!孩子們的精力若不發泄出來,一是於身體有礙,二是難免會偷偷發泄在我們看不到的地方。比如,捅馬蜂窩、遊水摸魚、上房揭瓦、爭風打架……大概十有八九的孩子都做過吧?!”
文國公一想,也是。嘖嘖嘖,還是好羨慕啊。
兩人著,又走向鄰二間教室。這個不用明珠介紹,一眼就可以看出這是一個餐廳。牆壁上畫著的,都是鮮豔可愛的食物。進門左手邊是一人高的一排木櫃。每個木櫃都分成了相同的矩形格子,每個格子裏都放著一造型可愛的水杯,和形狀有些特別的餐具。文國公拿出了幾個看了看。哦,原來這麼做是為了防止餐盤打翻的!教室中間整整齊齊的桌椅比正常桌椅要矮了接近一半。
整個教室最吸引文國公的,要數最後麵的牆繪。隻見這幅牆繪是幼兒園裏少見的,規規整整的一副中堂。中堂的對聯是明珠親筆提的“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一絲一縷,恒念物力維艱。橫批:勤儉節約。”中堂的掛畫,當然,是掛畫,畫軸其實也是畫上去的。掛畫上畫得是一副《憫農圖》,圖上是一片田野,一位辛勤蒼老的農民在鋤地。空白處的提詩是:“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你以為吸引文國公的是對聯或是詩嗎?!並不是,以老文國公自己的造詣看這些東西,頂多就是一句:“還行,尚可。”真正吸引到文國公的是那些文字下的漢語拚音。
明珠識趣的上前道:“不僅是在餐廳,在其他衣食住行的地方都會有這樣的標語。旨在從孩子們生活的細節中,潛移默化的引導他們的性情。”
(標語)這個詞很形象,文國公雖然是第一次聽,但還是很清楚的理解了它的意思。
第三間教室看起來是一間音律教室。進門那一側的櫃子裏放著許多搖鈴、手鼓、響板、笛子、木琴等。每件樂器都看起來巧可愛,顏色花紋也十分鮮豔活潑。這間教室不像餐廳那樣桌椅整齊,而是用細麻毯把地麵抬高了一寸。一些被刻成花朵形狀的凳子、桌子集中放在了教室的最後麵擺著。可以想見,以後這裏的教學將會十分靈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