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暑假,明珠總算是空閑了下來。家中等待她的卻還有幾件大事要辦。
首先頭一樁就是衛恕和韋婉兩饒婚事,身為家中長嫂,明珠裏裏外外都要親力親為。不過起來,明珠對此很是十分樂意的。因為這估計是在安寧和宜寧將來成親之前,唯一一次可以提前親自預習的機會了。
所以,從一開始,明珠就表現出了格外認真的態度。見她這樣,衛恕十分感動,心裏對明珠的尊崇又加深了幾分。
這,明珠正帶著孩子們在榮安堂和太夫人商量嫁妝單子,
“祖母您看看,我這完全是比照著衛慈當年的聘禮減四成來寫的單子。一應物件兒,我盡都找齊了。您看這裏,頂級的布料公中的庫房暫時沒有,我就從我的嫁妝裏勻了八匹,比照著現在的市價從公中兌換了一些次一等的東西,這是兌換單子。”別看明珠好似一副公事公辦的態度。實際上她做的這一應安排,連太夫人自己都有些自愧弗如。
當年衛慈的母親走得時候,將她的嫁妝留給了這兩兄弟。後來衛慈,得了先帝賜婚,太夫人一高興,就將兩代人積累的所有頂級珍寶都當做了聘禮,送進了皇宮。等衛慈知曉時,卻已是木已成舟。這其中就有頂級布料一共十二匹,在當時絕對算是最最有誠意的婆家了。
但娶公主畢竟是不一樣的,先不衛家的家底兒是不是還能再支撐得起這樣的一次聘禮。就算可以,明珠沒有意見,太後和皇帝陛下肯定是會不滿的。怎麼?!你這對兒媳婦的看重,竟然和皇家長公主一樣嗎?!就算一樣,你家兒媳婦,回得起這麼重的聘禮嗎?!
是的,當年衛家的聘禮固然是轟動一時,明珠帶出宮的超出聘禮將近五倍的嫁妝,更可謂是震驚世人了。和前世嫁女兒要求收回成本,甚至賺一筆不一樣。這個世界雖也是男權社會,但大多數家庭嫁女兒,為了讓女兒在夫家過得好一些,一般嫁妝都會比聘禮高上兩倍。
所以這個下聘真的是十分有講究的了,若是下得少了,就是怠慢親家。可若是下得多了,別人就會你男家貪財了。畢竟,就算嫁妝是女饒私產,最後也還是會傳給男方家的後人。這其中,有價無市的頂級珍寶,就能占據相當多的分量了。
同等價值的聘禮,頂級珍寶多的,自然就更有誠意,這是毫無疑問的。
回太夫人,她仔細的看著聘禮單子頻頻點頭,笑著對明珠:“哪裏用得著你專門勻這麼多布料?這樣吧,你拿回去四匹,我在添上四件其他珍寶,總數上也是差不離的。”
完這話,太夫人見明珠有些發愣,想了想,恍然對身邊的大嬤嬤道:“寶強家的,你去把我的珍寶箱取過來。”
明珠回過神來,頓時有些臉紅:“那個……”
太夫人打趣的道:“祖母手上的這些好玩意兒自然不會虧著你的,多大個人了,還和孩子一樣。”
就像之前的,在一個家庭裏,公眾的財物和嫁妝是分得很清的。當初給明珠下聘的時候,太夫人雖添了幾件,那也是要從公中兌換等值的東西,補充回嫁妝裏的。現在太夫人隻了將東西添到嫁妝裏,但又沒有從公中兌換東西出來。那就是純粹的贈與了。既然是贈與,那這個給的多些,那個自然就會給的少些。
不是明珠計較,實在是這種先例確實不能開。你別給我什麼公中的省下來也是一樣的,這樣的話其實是不對的。為了財富集中,家族昌盛,自古以來家中的財富是要悉數留給嫡長子的。就算分家和下聘,也是有定例的。
但嫁妝就不一樣了,家中女人隻要自己樂意,想給誰就給誰,完全看心情就好了。這裏麵就涉及到了情分。一般女饒嫁妝都會給兒子們平分,不論什麼長子次子的。衛恕之所以也能拿出衛恕的六成那麼多的聘禮下給韋家,就是因為有他母親的另一半嫁妝打底。否則,按衛家的家規,衛恕頂多隻能拿出去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