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林升官了,成為了上校,是徐處長親自給他授的銜。
而且對方還溫言撫慰他,上峰還在確認戰果,若是戰果無誤,還打算給他頒發勳章。
至於實際上的好處,那是隻字未提。
王家集戰鬥的勝利,讓果軍終於大鬆了口氣,鬼子沒了渡河工具,上頭就不需要擔心漢水西岸,可以安心跳出包圍圈,轉移外線實施反包圍的戰略。
這場戰鬥是戰役轉折點也不為過,可惜打下如此輝煌勝利的是個地方守備團,這就讓太多人的臉上無光了。
怎麼辦?
有聰明的參謀想出了個好辦法——整編。
把這個地方守備團趕緊編入主力作戰序列,這樣一來,功勞不就成了自家的了。
可難點也就是這裏,編入誰的下麵?
第五戰區可不是第二戰區,二戰區那裏大部分都是晉綏軍,而五戰區這裏,幾乎所有的地方軍隊都有。
一般來,有中央軍的地方,了算的一般都是他們,但是第五戰區的司令長官是李祖仁,人家是桂係的老大,話聲大的是人家桂係。
這就有些難辦了,都想要功勞,那麼問題來了,怎麼分?
顯而易見,分給了誰家,誰就拿大頭,你桂軍再厲害,沒我們你們也不成呀。
於是事情就這麼耽誤了下來,上麵的意思很簡單,先拖著,內部大夥兒商量商量,不過在此之前,先派人去摸摸底。
徐處長就是來摸底的,可惜他還沒摸完全,就不得不帶著衛隊押著鬼子俘虜們走了。
沒辦法,鬼子俘虜太稀缺了,常校長在渝城搞了個反戰同盟,不過寥寥數人,讓老人家臉上很不好看。
徐處長很擔心待在潰兵團久了,這鬼子俘虜還能活下來幾個。
不過在臨走前,他還是調解了下潰兵團與那個江防團的矛盾。
事情的前因後果很明顯,江防軍的這個團貪圖人家的物資,竟然敢光化日之下明搶,而且還衝進了軍營裏,這種事情有人瞞著還好,要是捅了上去,那誰也救不了。
現在正是果府團結抗戰的時候,要是這件事被捅出去了,那別的軍閥的部隊哪敢上前線,這不是讓他們送死嗎?
而且目前正在大戰的時候,本來五戰區就軍隊雜亂,好不容易摒棄前嫌打算好好打鬼子,正準備外線反包圍呢,突然冒出這麼一出,就連徐處長都覺得這個王營長是腦子被門擠了。
再你搶就搶,搶的還是個大出風頭的,不用想,等上頭商量好了整編方案,那這個地方守備團肯定是要大肆宣揚的。
加上車裏也收了李景林的不少東西,尤其是那一盒金條,於情於理他都得把事情辦漂亮點,於是他親自出麵訓斥了李聰慧一頓。
李聰慧知道這次是踢到鐵板了,想報仇也打不過,此人倒也光棍,當場賠罪表示馭下不嚴,隻口不提搶劫的事情。
李景林也知道不能做得太過分了,於是就下令放了扣下的那一營士兵。
之前調查凶手的事情進展得很順利,斃了不過兩個人,剩下的一群人就集體指出了凶手。
結果不言而喻,李景林豈會放過那幾個凶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