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大毛的訓練完全是從實戰出發,甚至是拿著新兵們的命在訓練。
接下來的幾天裏,他又帶著六連連續出擊了兩次,新兵的數量由最開始的五十多人,降為了三十多人。
雖然後來陸陸續續又補充了十幾個,勉強湊夠了百人,不過後麵的十幾人,差不多完全當民壯在用,實際戰鬥人員保持在八十人出頭。
與此同時,這一個多月的時間裏,獨立團的其他連隊也沒有閑著,隻是他們的訓練與六連截然不同。
由於他們身處後方,補給比六連充足,實彈射擊不需要顧忌,因此其餘連隊的新兵訓練,完全是各種各樣帶著連隊獨特色彩的模式。
比如一連,隨著輕傷員漸漸歸隊,注重機械化和火力投送是越來越明顯。
卡車數量不足,想方設法給各人配上了自行車,而且還是五花八門的各種自行車。
比如二連,成天就是鑽林子,挖戰壕,射擊訓練強度不高,秉承著保命第一的原則,即使對新兵,要求的第一點就是每人必須戴鋼盔。
唯一不同的,可能就是郭明誌的五連了。
雖然郭明誌沒有從山羊那裏取到經,但是山羊主動幫他訓練手底下那群老兵,卻是間接幫他樹立了威信。
郭明誌聽從了山羊的建議,把整個五連分成了老兵組和新兵組。
化身為教官的山羊,就差把郭明誌這位連長一起訓了。
老兵組的訓練量極大,跟著郭明誌來的十幾個西北軍老兵,十分不適應這種訓練方式,清早不吃飯就要跑十裏地?
起初他們自然不樂意,可看著五連原先那幫老兵似乎習慣了這點,有些比較心思的他們帶頭跟上。
甚至他們還有閑心諷刺跟在他們後邊的這群二球貨。
可是跑了不到十分鍾,他們喘得跟破風箱似的,被那群二球貨甩在了後麵。
等返回到出發點的時候,那群二球貨已經在出發點喝著熱粥啃著饅頭,嘻嘻哈哈嘲笑他們了。
然後他們就沒了早飯,因為馬上就要進行下一步體能訓練了。
上午體能,下午射擊,晚上還要認字,半夜有可能緊急集合。
這哪裏是享福?
這比村裏的周扒皮還狠!
有沒有人抗議?
自然是有的,可是他們的頭郭明誌不知為何站在了那頭凶惡的山羊那邊,幫著對方鎮壓他們。
吃夠了苦頭的他們不得不繼續參加到轟轟烈烈的集訓中。
經過一個月的訓練後,漸漸適應了訓練的他們,發現不僅僅是體能,射擊成績也大幅度提高。
原先偶爾能在一百五十米的距離上上靶,現在可以在二百米的距離上上靶三成,雖然都是胸靶,不過在沒有瞄準鏡的前提下,這已經十分不錯了。
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那幫二球貨開始慢慢接受了他們,原先十分明顯的新舊分界線慢慢淡化,所有的老兵彙聚成了一個整體。
當然,對待那群訓練輕鬆的新兵,他們依舊是欺負得死死的。
五連新兵的訓練相比較起老兵來說,簡直不要太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