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論立教與軒轅劍!(3 / 3)

先是讚揚了太清,繼而話音轉變。

“道友何出此言,以道友之悟性,洪荒幾人能及。”

太清立即言道。

“吾觀相於天,得法於地,見道之逍遙無量。”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

言語清晰傳出,太清瞬時挺拔身形,仔細聆聽。

玄都更是豎起耳朵,呼吸都微微凝滯。

果然是道之深意,且與自家貼合。

道德,逍遙。

玄都聞聽道音,加速領悟。

時光恍然,轉眼三千載。

至少在這八景宮當中如此。

如紫霄宮一般,說是八景宮,其實就是一番天地,諸多變化,盡在太清一心。

一絲深邃,自師徒眸中閃過。

聞聽道之逍遙,師徒皆有不俗收獲。

“聞聽道友真意,不由心生一念。”

“道友可有意立大教?”

太清突然言道。

太浩頗為疑惑,亦是慎重的盯著太清。

立大教做什麼?

謀求功德成聖嗎?

說實在的,太浩沒想過這些。

自化形以來,便跟隨在衛無忌身邊。

對於所謂境界劃分,反應不是特別明顯。

當然,有一個明確的稱呼與變化,自然是好事。

減少了許多走火入魔的差錯。

但對於太浩而言,此無需太過在意。

因為所謂境界,無法恒定自己的實力。

非是聖人不假。

真動起手來,聖人也未必是對手。

再一個而言,洪荒聖人數量有限。

如今全都歸位,就是有再多功德,也不可能再造就一位聖人。

故此,太浩從無立教心思。

誠然功德,的確是個好東西。

可要謀求功德,不一定非得立教吧。

“聞聽道友大義,老道方有此心。”

“一來立教功德不少。”

“二來也的確有必要,給那些心思亂動的家夥,一些教訓。”

太清並不掩飾自己的目的。

造字引起的一番動靜兒,引得人族再受洪荒關注。

文字的存在,切實說明了文明的形成。

而此帶來的實際,也令諸多生靈頗為眼饞。

說白了,就是信仰與香火。

為謀求信仰與香火,各種亂七八糟,爭先上演。

極大的影響人族,也令軒轅著實惱恨。

恨不得三尺青峰下,將這群玩意兒,盡數除滅。

“共主有此念,無論如何,都當替共主謀求一二。”

曾經創字的青年,如今已然是滄桑在身。

知曉軒轅心意,便動念溝通。

“道友之意,吾已然內明。”

“此事,倒也自無不可。”

“甚至道友與吾並列,吾屈居之下,都算不得什麼。”

太清神情動然,直勾勾盯著太浩。

“敢問道友意在何為?”

太清不相信,太浩提出這一點,不會沒有半點兒緣故。

當真無緣故,倒該提防一二了。

“既然道友之言,吾也不藏著掖著。”

“當初為破除巫族,妖族大肆屠戮人族,煉製一柄劍。”

“巫妖劫後,此劍不見蹤跡······”

接下來的話,已然不必說的透徹了。

太清微微愕然,繼而一指點在虛無。

時空破碎,陣陣血煞翻滾。

“果然是胸器,經過這麼多歲月的醞釀,居然還是這般。”

太浩眉頭一挑道。

“為人族,吾心將此劍一用。”

太清早已明白,太浩方才那般條件,是為了這柄劍。

“隻不過此劍還需重新造化一番才是。”

八卦爐火焰本就從無停息的時刻,帶著血煞的劍入爐,被無情煉化。

“如今,也是到了你該出世的時刻了。”

一柄劍,自衛無忌手心浮現。

隨手一甩,此劍化成一道印記,直奔八景宮中八卦爐。

印記與那爐中淬煉了血煞的劍體融合,陣陣光澤閃爍。

光澤深處,可見本真。

通體順暢,如黃銅造就一般。

邊緣亮色,更加鋒利。

要緊的,也是最吸引注目的,還在劍身。

一麵刻印日月山川,一麵刻印草木竹石。

此劍成就,著實造化可言。

隨手一甩,這柄劍化作流光,會自然出現在如今的人族皇者,軒轅麵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