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巫十三率眾 再起南疆!(3 / 3)

巫族願意折騰,那是巫族的事兒。

妖族已然有了安然所在,又何必瞎折騰。

因巫十三與八十一位巫族,再入洪荒,引得整個洪荒,風雲隱隱變幻。

諸多大能皆有猜測,其中臉色最為難看的,恐怕就是元始天尊了。

“叔父,您這一手,固然令人族壓力得到了緩解。”

“可對吾闡教······”

心念動然間,瞧了眼乖然站立於下方的諸弟子。

“各大教派遣精英弟子入人族,教導人皇功成。”

“不僅是源自祖師之意,亦是諸位大能,各方大教之間的統一意見。”

“先前已然有兩位人皇,如今這第三位,便該由吾闡教門下擔任教導之責。”

“你們誰願意走一趟?”

元始天尊言出,諸弟子皆是默不作聲。

三清中,教導甚至教化之能,太清是明顯優異於二位弟弟的。

而通天也相較原始,更高一籌。

教導徒弟,神通能耐的傳承是一回事兒。

心性的培養,又是另外一回事兒。

而且跟元始天尊本身,有著直接的緊密牽連。

這話簡單一些理解,那就是原始天尊偏心。

不管元始天尊是否真的偏心,至少在其門下的諸位弟子心中,是這般看待的。

有點兒什麼好事兒,哪一次不是緊著廣成子,這位內門大弟子。

這一回,居然有此言,看來這教導人皇之事,也並非那麼簡單。

原始天尊臉皮隱約一抖。

看來唯有實際點名了。

依舊還是廣成子吧。

看看這被給予厚望跟重托的內門大弟子,是否有能耐,承擔重擔。

徒弟們看在眼中的偏心,在元始天尊看來,僅是對內門大弟子的多一些培養而已。

公平,自然是不公平。

可這十根手指頭,還不一樣齊全呢。

誰讓你們無此福源,不是內門大弟子。

在元始天尊看來,內門大弟子是誰,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內門大弟子。

此不僅是尊重,也是長幼尊卑。

“廣成子,教導人皇之事,便由你擔當吧。”

“此為吾親手所製,玉符一道。”

一絲還未曾來得及揚起的笑容,刹那僵在了那裏。

原始門下,原本心生後悔之意的諸弟子,頓時多了一絲慶幸。

看來的確是大有問題,要不然師父怎會賜下玉符。

“師父可有天機教誨?”

微微吐了一口氣,廣成子還是伸手接了下來。

“也罷,為師便與你們分說一二。”

“方才感悟天機變化,巫族再入洪荒。”

一語落下,玉虛宮內鴉雀無聲,麵麵相覷。

“敢問師尊,巫族再入洪荒,意在何為?”

有原始門下弟子發問。

諸多目光轉移彙聚,見得出聲發問者,乃是玉鼎。

“巫族再入洪荒,將起源於南疆十萬大山,再爭霸主之位。”

整個玉虛宮內再次寂靜。

這話聽在耳中,很容易引起聯想。

一些已然過往之事,躍入腦海。

“巫妖之劫,已然是定局,已然是過去。”

“巫族又哪來的資格?”

哪怕巫族未曾一敗塗地,依舊留存餘力。

未免太不遵守規矩,不要這份兒臉麵了。

“非是巫族全然出動,僅是那巫十三,心有不甘而已。”

說到這兒,元始天尊掃了諸弟子一眼。

“即便如此,爾等也不可掉以輕心。”

“那巫十三,為巫族十三祖巫,到底是有些能耐與手段。”

“雖然多有凶險,然凶險中,亦有大機緣。”

“教導人皇,本就是大機緣。”

“那伏羲之師不必說,論輩分,恐怕吾都得稱呼一聲師弟。”

諸弟子聞言麵不改色。

就是那位自洪荒有史以來,第一位得四位聖人教導的存在嘛。

除了羨慕之外,倒也沒多餘想法。

“神農之師,乃是大師兄門下玄都,亦是吾玄門三代首徒。”

凡是玄門三代弟子,見了玄都,都當稱呼一聲大師兄。

“其修為,便在經曆過教導人皇後,成功感悟自身,跨越大羅障礙,入得準聖。”

元始天尊為何意屬廣成子,緣故便在此。

都是門下大弟子,人家已經是準聖,你可不能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