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戰袁福通於邊關!(1 / 3)

袁福通既有起兵扣關的膽量,更有切實的行動,自是底氣十足。

邊關雖勇猛作戰,依舊難擋凶威。

如此態勢下,遍觀朝中諸將,也就唯有聞仲,具備阻擋,甚至剿滅袁福通的能力。

聞仲奉命起兵,急赴戰火燒灼地。

此戰,對於一心想要建功立業,延續黃家威名的黃飛虎而言,自是不能錯過之良機。

黃飛虎一心所求,何況將來這大商安危,還需倚靠黃飛虎。

戰中磨礪,是必不可少的事兒。

早經曆,自是早成才。

於是黃飛虎乘坐五彩神牛,與聞仲一同赴邊關。

正如先前所言那般,做個先鋒官。

先鋒官職責是什麼,遇山開路,遇水搭橋。

列擺戰場,先鋒更是擔當在先,勇冠三軍。

帥才用智,統籌全局。

將才者,以勇而勝。

黃飛虎入聞仲門下,雖有還報恩德,了卻因果之思量。

後來發現黃飛虎的確是可造之才,將來成長,必然能接替自己,確保大商安穩。

此舉,為的是大商長久考慮,也有私心考量。

無緣難成仙道,縱然有修為護體,恐怕也避免不了壽命終結的時刻。

除了修為,上清傳承之外,其餘一切,盡都可以教給黃飛虎。

也不至於在受了輪回之苦後,一身的能耐本事,就此斷絕。

坐鎮中軍帳,統兵數十萬,以智謀千裏,端是帥才忠良名。

對於黃飛虎的未來安排,聞仲心中早有打算。

欲做帥,先為將。

聞仲的徒弟也好,黃家的七代忠良也罷。

在軍中的影響,終究沒有實力更可靠。

若黃飛虎是一個靠著恩師與祖輩威名的無能之輩。

再有還報因果的思量,聞仲也不可能將除了上清仙法之外的所有,盡數傳授。

非是聞仲存私心,不願將上清仙法傳授。

實在是門規所限。

截教奉行有教無類不假,但也不是一點兒規矩,限製都沒有。

要修截教的道,練上清的法。

自可入金鼇島,拜入截教門下。

不入截教門下,修截教的道,練上清的法。

真以為偌大截教,無脾氣不成。

通天教主聖人威嚴,可隨意冒犯。

凡屬截教門徒,未曾得師門長輩同意,擅自傳授截教修行法門者,門規必然不饒。

有教無類不假,但通天也不可能讓截教的道,上清的法,肆意泛濫洪荒。

修不得截教的道,練不得上清的法。

聞仲亦有教導徒弟之能。

若是這點兒本事都沒有,便是白白的在金靈聖母門下,苦修五十載。

仙有仙道,武亦有武道。

此種於凶險中磨礪自身的法門,無疑更適合人族,更適合征戰沙場的武將。

“袁福通何在?”

“聞仲在此,無膽量現身一見嗎?”

兩軍擺開陣仗,對峙邊關。

墨玉麒麟背負聞仲來到兩軍陣前,朗聲高喝。

“原來是聞太師大駕光臨,倒是有失遠迎,還望海涵!”

敵軍陣兩邊分別,一名身著青銅甲的將領,騎乘駿馬現身。

“吾家主公,並未親身到此。”

騎乘駿馬的身影,並非此次反叛的首領。

“放肆!”

“安敢如此怠慢吾大商!”

聞仲還未曾來得及說些什麼,麾下眾將已然是無法忍耐。

這群北地蠻族,當大商是什麼,可任由欺淩的弱小之輩嗎?

“大帥!”

“不必跟這等無名小卒多費口舌,待吾取了其項上人頭。”

黃飛虎催五彩神牛動,掌中金攥提蘆槍抖動,寒光閃爍連成片。

不通玄門妙術,這一身武藝,卻也是世間少有。

再加上年歲的緣故,正是筋骨強健,壯力之時。

此槍一出,實在可言,世上少有能及。

能被袁福通信任,代替成為進攻商朝邊關的存在。

自不可能是無能之輩。

然在黃飛虎手中,未曾走過三招,便被挑落馬下,命喪黃泉。

幹脆利落的勝利,顯露了武藝,提高個人名望,亦是提高了整個大商軍隊的氣勢。

齊齊長嘯,在聞仲揮手示意下,大軍推進,穩步向前。

“這般輕易便挑了前軍?”

“看來商王朝已然反應過來,派遣精銳幹將。”

“自武丁時起,摩擦與爭端,便從未安息停止過。”

“一番像模像樣的大戰,能起到決定性因素的大戰,卻從未有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