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大洋……
陳宇的心髒猛的一跳,差點笑出聲來。
他在來之前,自然做足了準備,物價方麵更是重中之重。
在這個年代,三十塊大洋,就可以換一根黃魚,而一根黃魚在現代的價值七千多元。二十塊價值幾十元的廉價手表,就可以輕易的兌換1000塊大洋,也就是三十三根多的黃魚。
這一趟的倒賣,陳宇至少也是賺了二十三萬多,這還是貨少的情況下。
不過李掌櫃給出的價格雖然很不錯,但陳宇還想多要一些。
所謂無商不奸,即便李掌櫃人再不錯,依舊逃不出這個定律,何況從他的樣子來看,明顯不是底線。
想了片刻,陳宇伸出了兩根手指,道:“兩根黃魚,一塊手表。如果中,我就賣,不中,我就換一家。”
李掌櫃的眉頭緊皺了起來,臉上滿是為難。
手表是新產物,又是國外運來的,一塊手表的入手價也就三十大洋,倒手出去也就四十大洋上下。
陳宇帶來的手表,明顯就十分高檔,而且加工處理方式也更加的好,所以才開出了五十大洋的價格,如果再貴的話,利潤就太薄弱,明顯不值當。
“李掌櫃,我的手表可不是孬貨,市麵上你絕對找不出能夠和它相提並論的貨來。要知道能夠買的起手表的人,都是非富即貴,哪裏會在乎這一點價格?他們在乎的是臉麵。”對於攀比心理,陳宇還是十分清楚的。
雖然這些手表是便宜貨,但單單是賣相就遠勝一籌,戴著它的人明顯就會突出不同。
在這個窮人餓死,富人流油的年代。上流社會的人,明顯在乎的是品味和臉麵,哪裏會去關注價格的事。
有時候,價格越高,反而能引得他們趨之若勢,特別是在限量的情況下。
聽完陳宇的分析,李掌櫃也不再糾結:“好,就兩根黃魚,但是我有一個附加條件,那就是下次有好貨,一定要繼續關照我啊。”
“當然,這個情分,我承著就不會忘記。”陳宇點點頭道。
確定好價格後,李掌櫃向夥計吩咐了聲,很快四十根黃魚就被拿了出來。
陳宇對黃金還算是熟悉,辨認也很簡單,黃金質地比較軟,用指甲一劃就是淡淡的痕跡。
看到劃痕,臉上的笑容更燦爛了。
等夥計把黃魚全部裝進皮包後,連連向李掌櫃著下次繼續合作,有好貨第一個照顧他之類的話。
“果然,當倒爺才是一本萬利的行當,前後加起來才兩的時間,就有十四多萬入賬,要是涉及到其它方麵,收益更加不。”提著三斤多重的皮包走在街上,陳宇的心澎湃不已。
隻要回去把它們一賣,那麼眼前的困境就遊刃而解,還能過上不錯的生活,父母也不用再笑臉相迎的麵對親戚們的挖苦。
“隻不過就單單帶黃金回去,會不會太單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