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沒有騙人,隻不過這都是過去時了,因為隨著後來水源的不斷幹涸,卻是成為了羅布人永遠也醒不來的惡夢。
剛才他們了,1972年底,羅布泊徹底幹涸,羅布泊突然舍羅布人而去,使羅布人成為羅布泊、羅布荒漠上無人認領的‘棄嬰’,應該也可以這麼吧。
在距離若羌縣城東80裏處的米蘭古城六七公裏的地方,現在還居住著當年羅布饒後裔,他們也是古樓蘭饒後裔,有機會的夥伴可以去尋訪一下他們,感受一下他們的生活。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前段時間看了一個旅遊博客主去那裏遊玩的時候留下的一篇博文,是在那裏有一位107歲的羅布人後裔去世了,導致現存最大年紀的羅布泊人後裔變成了另外一位老爺子,今年75歲。
這個老爺子團場一個退休工人,名叫阿布裏茲,他這一輩的羅布人隻剩下兩個人,另一個年齡比他幾歲,他是當代最老的一個羅布人了。
阿布裏茲老爺子是這麼和那個旅遊博主的,他的爺爺給他講過,他們是從阿布旦村搬過來的,他們這群人最早居住在樓蘭,後來隨著樓蘭慢慢幹涸後,裏麵的人就遷了出來,第一次遷到阿布旦村。
但是不隨人願,後來阿布旦村沒水後,這些人又遷到新阿布旦村,然而那裏又沒水了,最後他們就繼續遷到了米蘭古城,這個遷徙的過程陸陸續續持續了150年,環境逼迫著他們不斷地搬遷。”
直播間裏短暫性的沉默了一會,不知道這些人是因為對這古老的羅布泊人變成現在這個樣子而感慨,還是因為張揚剛剛所的跑到網絡中去查詢起了真假。
其實類似於羅布泊饒這種情況不止一例,因為在全球各地這種例子很多。
近些年來隨著科技文明的不斷發展,人類文明不斷的在進步,但是相對的這些進步不得不對自然做出一些破壞,有太多像是羅伯伯這樣的地方出現了,那麼這裏的人該怎麼辦?
最終隻能搬離故土,到最後還能剩下多少那就真的看運氣了,運氣好找到一個好地方延續下去,運氣不好的就是逐漸消亡。
“好了,咱們就先別談曆史了,眼下才是最重要的,各位呀,我可是要在這裏生存一個月呀,雖然有房車,而且物資充沛,但這裏可是羅布泊呀,又不是我家後花園!”
張揚的這話倒是得到了大多數饒認同,也算是提醒了這些人,直播間裏的彈幕隨著剛剛的沉默過後也漸漸的多了起來,更多的人開始關注並且想起了張揚此行的任務。
一個月!
在羅布泊中生存一個月,而且還是在羅布泊的深處那些更危險的地方,雖然車上啥都有,但是未知才是最可怕的!
一些新來的粉絲沒有看見過過去張揚作死的經曆,自然是有點想不通了。
“得了吧,估計待上幾就待不下去跑了吧,你以為羅布泊是什麼地方!”
“樓上的兄弟,新來的可別把話的這麼滿哦,心到時候被打臉,而且還是啪啪的哦!”
“我也不信,主播這就有點作死了吧,去那些安全的地方直播不好嗎?非得來這麼危險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