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如海老爺子那裏在跟自己的學生介紹著那些避難的皇帝,張揚這邊也是在試探的一腳踹開另外一個洞口之後,看著明顯變得有點亮堂起來的山洞,重新回到了山洞內,起了自己的猜測,顯然他也是了解相關曆史的。
“我懷疑這裏就是個避難所,隻不過為什麼沒有發現白骨或者是被冰封住的屍體咱們現在還不上,不過現在大概可以確認一點,至少看這個山洞的情況,目前來這裏應該是個避難所。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了解過這麼一段曆史,公元756年,安祿山叛軍攻陷潼關,唐玄宗深感長安危在旦夕,便攜皇室成員和文武大臣倉皇西逃,憑借楊國忠在四川擔任過劍南節度使的經驗,輕車熟路總比去往陌生荒蕪的西涼要好,所以,唐玄宗同意宰相楊國忠建議,直奔四川。
……”
大概的介紹了幾個因為避難而來到四川這個地方的皇帝之後,張揚從背包中拿出保溫壺喝了一口溫水用了用喉嚨之後繼續道。
“而稻城風景區,這座仙乃日雪山就是位於四川境內,至於為什麼有些皇帝喜歡往這個地區來避難,咱們就不得不一下這個地區特殊的地理環境和曆史因素了。
人們常‘腹背受彈,表示前後受到列饒夾攻,深感處境之危險,大有進退維穀的窘境,但事實上,這種情況的發生僅僅是少數,更多則是單麵遭遇攻擊。
秦川橫貫八百裏,八水環繞的長安城就坐落在秦嶺和黃土高原之間。
這塊狹長的土地作為東連中原廣大腹地,西接關隴乃至遙遠西域的咽喉,在唐朝之前的千百年間,實際上扮演著幾乎唯一通道的角色,這其中,長安城就是整個帝國的樞紐。
安史之亂的時候安祿山自北向南襲來,皇朝起義的時候黃巢由南向北進軍,都在河南轉而向西挺進,在東有叛軍,南北有山脈高原阻擋的‘口袋狀’形勢下,一路向西,逃往富庶的四川這個地區是唐朝皇帝唯一的選擇。
不論是唐玄宗唐僖宗,還是近代的蔣某人,他們的敵患都來自於東方,選擇逃往西部的四川,顯得理所當然,而北疆危急的宋朝,情況卻大有不同。”
看了看時間已經傍晚6點了,張揚幹脆重新回到了自己之前進來的那個洞口坐了下去,從背包中拿出士力架和巧克力一邊解決著晚餐,一邊繼續跟直播間裏的人聊了起來。
“宋朝的時候,受到北方金的頻繁襲擾,宋王朝也曾考慮西遷都城,後來就將目光投向四川,當時的四川可以是商業繁榮無比了,完全具備建都條件,當趙構談及遷都一事時,不少人卻提出長江以南的江寧是新都的不二選擇。
那個時候的四川手工業和商業繁榮,在北宋時期產生了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按理來皇帝肯定更喜歡這裏。
而深受皇帝信任的李綱當時卻反對那些同僚‘晉……遷都建康,從此再也未能返回中原,倘若以避亂為目的,也應當……避亂於西方的蜀地。’
這種意見雖然也有道理,但隨著朝廷內部分化,李綱慘遭彈劾,遷都四川也隨之無人再提,不了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