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揚自然不知道自己屁股後麵已經有一群人聞著味道找過來了,洗完澡的何小曼貌似還在那裏化妝,他這邊也在悠哉的繼續講著關於小乘佛教和老撾的故事。
尤其是在說到那個法昂王的時候,他嘴裏也是對這個瀾滄王國的法昂王極為的推崇,這也算是一個傳奇人物了,而且關鍵是這家夥當年被趕出去的原因居然僅僅隻是因為一生下來就有33顆牙齒,當然這是野史,真假不知。
“說起來在統一老撾的過程中,法昂以小乘佛教作為思想工具,並將其定為國教,這也成為了小乘佛教發展過程的一個重要轉折點。
根據老撾古籍記載,老撾的小乘佛教是從柬埔寨傳入的,原因就是法昂的妻子是柬埔寨公主,為滿足她的願望,法昂赴柬埔寨請求佛法。
後來隨著法昂的死去,被稱為‘三十萬領袖’的溫蒙執掌政,在他統治期間,老撾小乘佛教昌盛,許多寺廟得以修建,僧侶們獲授職務和爵位,在朝庭裏受到重用。
16世紀初,三藏經被從巴利文譯成老撾文,在當時大的佛教寺廟得到普遍使用。
1560年,老撾塞塔提臘王下令將首都從琅勃拉邦遷往萬象,標誌著老撾小乘佛教的新發展,許多雄偉的佛教建築如樓台、宮殿拔地而起。
17世紀末,老撾瀾滄王國達到全盛時期,小乘佛教也隨之水漲船高,當時,老撾的法典還規定,國王有信守佛門的五戒、八戒,官吏要重視傳播佛教。
18世紀初,瀾滄王國分裂為萬象、琅勃拉邦、占巴塞3個王國,在阿努於1804年繼位為萬象國王後,萬象成為當時老撾的佛教中心,在老撾平原和河穀地區的居民中,小乘佛教已成為占統治地位的宗教。”
一連說了如此多重要的曆史時刻之後,張揚的語氣突然停頓了一下,看了一眼剛剛化完妝打扮的漂漂亮亮出來的何小曼,做了個稍等的手勢之後這才繼續說到。
“因為這幾個重要的曆史時期,佛教可以說是越來越深入到老撾的社會、文化領域,並對老撾社會的發展以及民族獨立鬥爭發揮過積極的作用。
根據當前老撾政府統計,目前老撾可是已經有佛寺近2000座,僧侶2萬多名,甚至在佬族人居住的地區,幾乎每個村寨都有佛寺,一些大的村寨甚至有2-3座,每個佛寺中至少有僧侶3-5名,多則幾十名,大的佛寺僧侶可達百名以上。
你們可以想象嗎?
這幾乎已經一個真正的國教,完全可以說是隻要有人的地方就能看見佛教的蹤影。
而且最為關鍵的就是,老撾這邊的佛教還是分為瑪哈尼凱和塔瑪育兩派,前者屬於下層社會的人,後者屬於上層社會的人,而且前者的信奉者占多數,相信說到這裏有些人應該已經明白我說的淺層意思了吧,不懂的人可以聯想一下咱們國家古代當年的某家治國。”
喝了口水,張揚帶著何小曼一起來到了駕駛室這邊,轉過身去叮囑了一下,讓四個小家夥注意控製好身形,這才啟動房車向著萬象郊區的香昆寺而去。
一路上幾乎完全是沿著湄公河岩公路前行,也算是繞了個遠路,不過這一路上風景確實是不錯,因為沒有完全走入城市區域,人流較少但車輛較多,甚至這來來回回的許多旅遊大巴中還能看見很多國內來的遊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