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事後的漣漪(2 / 2)

“是的,長官!”奧菲莉亞和其他人一樣眼睛熏得通紅,“有名住在地鐵站的流浪漢無意間發現了一夥可疑人士。他報警後行動隊在隧道裏找到了被安置的定時炸彈。”

“很好,你們做的很棒。”局長對著特工們逐一點頭,向幾位負責人示意“我們能從廢墟能中重新站起來,這隻是些麻煩,不用緊張,一半人先回去休息。”

等室內的味道散去一些,柯文才坐回他的位子:“斯塔克的死你們怎麼看?”

麥考爾是北美區的負責人,有關那裏的情報會最先彙總到他的手裏。

“當地的警方宣稱是一場交通意外,這是照片和他們的敘述。”麥考爾攤開文件夾,從裏麵抽了幾張照片和文件遞給柯文,“雖然車輛被燒毀了,但是放大照片對比,我們仍能在車輛的右側車門上發現較為明顯的撞擊痕跡。”

“他擔任顧問的那個國土戰略局呢?他們是什麼看法?”柯文明顯懶得那個又臭又長的全稱,翻看照片的時候隨口取了個簡稱。

“他們表示認可警方的法,這讓人困惑,他們的專業素質不可能發現不了那道痕跡。”麥考爾回答。

“也許他們不願意發現。”局長對德國人和美國人有著明顯的偏見,語氣裏帶著濃濃的鄙視味道,“當初美國佬帶了一批德國人回去,有幾個就在為這個戰略局工作。知道他們還混了什麼東西進去。”

“總之這個部門的水很渾。”局長向自己的得力部下們解釋道,“所以我才把那個理事會的人選扔給了外交部。”

“是的,外交部似乎也不太看好這個職務,把他給了肯尼達格利什。”斯坦利接口補充道,“他是新任的歐盟委員會成員。”

“哦?”聽到這個消息柯文覺得挺意外的,“看來外交部也不全是蠢貨啊。居然能想到把它和國內政治完全隔開。”

“畢竟美國人出了名的喜歡插手其他國家的事務。”斯坦利聳聳肩,“估計他們也是怕麻煩,幹脆直接踢走。”

“隨便他們怎麼安排,反正我們I6的體係不能讓他碰。”局長對這種事不以為意,提了一句就換過了話題,“這次全世界爆發的混亂事件,你們分析後覺得是誰幹的?”

“蘇聯”

幾個人的回答眾口一致。

伍德維德走到一側巨大的世界地圖前,上麵密密麻麻畫著幾十個標記。

“雖然各種事件的性質不同,但它們發生的區域基本都是或者靠近蘇聯的勢力範圍。”他拿起提示器指向地圖,“背後發動者的手法熟練而且極為相似,我們認為這是一個機構的統一行動。”

“美蘇兩國都能做到這一點,但美國人剛剛結束了伊拉克戰爭。”卡什曼接著分析道,“他們對世界的需要在於廉價的資源和穩定的市場。過於混亂的世界形勢對美國是不利的。而蘇聯國內經濟情勢持續惡化,在國際上又被美國打壓,他需要釋放自身的壓力。把全世界都拖進爛泥雖然是個無奈的選擇但很有效。”

“是的,蘇聯的威脅已經減弱,他的第一目標也不會是我們。”局長讚同幾個人的分析,“我們的注意力也要多放一點到美國人身上去,同時要盡量避開他們的視線。”

“我們不是也有一個顧問麼,還是個美國人。”局長在美國人這次詞上加了重音,他看向奧菲莉亞,這個顧問被安排在她的行動組下,“他背井離鄉來英國很久了,不如放個假讓他回去休息休息。”

“奧菲莉亞。”局長指示道,“給他準備一張機票,送他回家找朋友聊聊放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