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重光從最基礎開始教董卓如,而董卓如也很用功的學武。在王府生活了幾,董卓如也慢慢地熟悉了王府的環境,不再像剛來的時候那麼自閉。
大年三十兒了,李重光帶著一行人晨練之後就開始指揮傭人布置王府,紅色的綢緞慢慢地掛了起來,還要春聯也貼上了,整個王府張燈結彩的,看起來非常的喜慶,有一種娶親的感覺。
在王府的傭人大多都是孤苦伶仃的可憐之人,基本沒有什麼親人,王府算是他們的第二個家。一直忙到中午,偌大的王府才裝扮完。吃過了午飯後,又在院子裏坐著喝了一會兒茶,然後看時間差不多了,李重光就要帶著顏兒去祭祖了。而樓心月則在家裏準備著年夜飯。每年的除夕夜,樓心月都要和廚房的廚子們一起做。
李重光的父親去世的時候,大幽王朝已經變了下,但是依舊葬在了王陵之中。但是現在齊王府祭祖卻不再像以前那樣大張旗鼓了,每次都是李重光帶著顏兒一起。
李重光讓顏兒磕過頭之後自己到附近去玩,他很久沒有來看他的老父親了,他想和父親話。
“你當初果然是有遠見的,自己交了手上權力。你看現在的大幽王朝,千古以來未有之盛況啊!可惜你看不到了。”李重光坐在石門前的地上,一邊燒著紙錢,一邊念叨著,偶爾再拿起酒給他的老父親敬一杯。
先王很是喜歡酒,嗜酒如命,也非常會釀酒。但是李重光卻很是不喜歡酒,它覺得不好喝,也覺得沒什麼好喝的。唯一喜歡的酒大概就是他母親釀的米酒了吧!酸酸甜甜的,滋味兒棒極了。他還記得時候他父親給他嚐酒,他覺得辛辣刺激的緊,就再也沒碰過了。
他更喜歡喝茶,尤其是過了不惑之年後,有時候偶爾也會約上高景行下上幾盤黑白棋。像他這種閑人,想做的事情太多了,能做的事也很多。除了不留痕跡的習武外他可是學到了不是東西。有一句話他深以為然,活到老學到老。學無止境、學海無涯。
“好久沒有過來看你了,你這陵前草又長高了。”李重光站起來拔了草,一邊拔一邊。
“時候不懂你,現在長大了,才忽然覺得你以前不容易。可能很多事情都隻有經曆過才懂得吧!別人的終究隻是別人的,不如自己親身體驗來得深刻。”李重光又坐在地上,慢慢的添上紙錢。燃燒著的紙錢紅彤彤的,燒了一會兒後表麵留下一層灰,蓋住了紙堆散發出來的紅光,一陣風吹過,又發出紅彤彤的光。
“現在大幽王朝發展得越來越好了,可是卻又山雨欲來啊!也不知道是福是禍。”
李重光一直陪伴他父親到那堆紙錢燒完,然後才喊著顏兒離開了。很多時候他遇到解不開的心結都會拎著一壇酒來看他父親,隻是他父親已經不能夠再為他遮風擋雨了,也不能夠給他什麼建議。他現在已經擔起了自己責任,且無可推脫。
他也不指望再人別人去替他負重前行,隻是覺得和父親話,心裏會好受一些,雖然他父親再也不能回答他了。
他想起了時候,身為王爺的父親每年都會給他今年田地不景氣,租子沒收上來多少。但時間久了他就覺得是不是父王在騙他,哪兒有年年都收成不好的啊!目的就是讓他花錢節製一些。他雖然心裏有疑惑,但卻一直沒有問,就這樣一直到他長大。直到現在,其真相已然不可考。
他笑著搖了搖頭,看向車外的田野,王陵越來越遠、越來越,直到看不見。進城後大街上的行人已經很少了,大多都在家中與家人吃團圓飯,共度除夕之夜。他們趕在黑之前回到王府,很多的紅燈籠在王府裏被點亮。雖然王府很多年前就已經通上了電,但是每年除夕夜王府都會關掉電燈,點上蠟燭,點亮燈籠。
這在王府已經成了一條不成文的規定了。這樣的王府大宅看起來更有李重光時候的味道,總是容易引起李重光心裏那些童年的美好生活回憶。這是他很少能夠緬懷他父親的時候了,雖然是在除夕夜,但這種感情他隻是藏在內心深處,從來沒有和樓心月和顏兒明過。
在正廳裏擺著一張大長桌子,李重光一家三口和董卓如坐在最裏麵。接下來就是老管家這些王府的重要傭人,靠近門口的則是一些尋常傭人或者新來的傭人,在他們的對麵則是王府的護衛們。整個王府的人都在這裏了,總共七十多個人。這要是在以前,他們身為下人肯定是不能夠和主人家在一起吃飯的,更別是王府這種高門大院。也是時代變了,李重光也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