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察院行動非常的利落,僅僅隻是一夜之間就已經做好了所有的工作。當第二太陽從東方冉冉升起的時候,整個襄陽城沒有任何的動蕩,依舊如同往常一般。
隻有城主府的人才知道,此刻的城主府已然是換了一片地。而那些很少和城主府打交道的黎明百姓,根本就不知道如今的襄陽城和過去的襄陽城,雖然從表麵上來看都是一樣的,沒有太大的變化,但是其內核已經悄然變得一片清明了。
這場風波在整個官場上引起了巨大的轟動,但是新聞還沒有出來,所以大多數的百姓都對這件事情並不是特別的了解。但是這樣影響極大的事情必定是瞞不住的,過不了多久這件事情就會通過報紙以及其他媒體傳遍全國,從起巨大的轟動。
而李重光身為這次事件的幕後推手,必定又將站在這一次輿論的風口浪尖上,這位消失已久的傳奇王爺,又將會重新進入到人們的視野之中。
隻不過無論以後外麵輿論傳播得有多麼的狂熱,李重光都不會出現在大眾眼前了。
等各種媒體將這件事情傳播出去的時候,齊王府那同樣也開始熱鬧起來了。之前李重光所邀請的那些故人,也相繼而來。
最先趕過來的是赫連山和他的那位徒弟。
赫連山身為闋宮的教宗大人,但卻並不是時常待在闋宮的。
這位教宗大人平常一半的時間待在闋宮,另外一半的時間就周遊各國,或者到各個國家訪問相關事宜。
而闋宮有長老團處理日常管理事宜,除非有重大事宜他們決策不了,又或者是他們沒有那個權限才會交給教宗大人。
而除了教宗大人和長老團之外,又設立了一個攝宮職位,在掌宮大人不在期間總領掌宮大人的權力。而當掌宮大人在的時候,就負責協助掌宮大人完成工作,分擔掌宮大人過重的工作任務。
“好多年不見啊!掌宮大人,可叫老夫想得緊。”
赫連山其實離襄陽城並不遠,以他的飛行速度,早早就來到了齊王府。而李重光也收到了赫連山的傳信,攜著一家子人站在王府門口迎接赫連山。
赫連山的年紀看起來雖然沒有李重光年輕,但也並不是特別的大,也就三四十歲左右的樣子。
赫連山的這個名字雖然聽起來非常的霸氣,但人長得卻一點都不粗狂,反而還有幾分俊美妥妥的一個老臘肉,看起來還有幾分仙風道骨的做派,正氣十足。
看見赫連山後,李重光也連忙走下台階,與赫連山相擁而泣。
李重光與赫連山認識也有半個甲子的時間了,這麼多年來兩人雖然相聚的時間並不多,但是感情卻異常的深厚,此刻右又逢二十多年來的第一次見麵,頓時就有些難以按捺住自己心中深處的感情。
由於李重光自身原因,以及執行任務的特殊性,導致這幾十年來他的朋友都非常的少。不過讓他欣慰的是,這些朋友都非常的要好,感情深厚。自古都有兵在精而不在多的法,而李重光認為,
朋友也是在精而不在多。而事實上李重光在生活上也確實如此。
“我也很想你啊,這些年流浪在外實在是辛苦。”
兩人並沒有太多過於煽情的話,男人的感情都沉澱在那緊緊的一個擁抱上,沉澱在相似一眼的微笑上。隻是肩並肩地走在一起,便能夠感受到對方心裏的情義,自然不必再多言。
“走吧!先進府裏再。”李重光的手放在赫連山的後背上,輕輕地推著。
“好。”
赫連山帶著他的那位徒弟一起走進王府。
“教宗大人可是許久沒有來王府了,莫不是見王爺不在家,就沒了興致?”樓心月打趣道。
“那哪兒能啊!還不是你家王爺,整就知道到處亂跑,把所有的凳子都甩在我的身上,我倒是想來呀,可實在是太過於忙碌抽不開身呐。”
赫連山見樓心月那有心思問罪的意思,直接將這個黑鍋又甩在了李重光的身上。李重光也是自知理虧,不出什麼反駁的話來。
樓心月看見李重光那吃癟的模樣,倒覺得有些好笑。顏兒和董卓如也是很少見到李重光這樣,亦是覺得有趣。短短幾句話之間,眾人便一同被逗樂了,氣氛一下子活躍了開來。
“我見你氣息渾厚內斂,有幾分返璞歸真之感,如今容貌較往年又年輕幾分,想來你是已經踏入了人境界吧!”
赫連山在玩笑之餘,也慢慢的正經了起來。在他和李重光剛剛認識的時候,李重光就要比他強大上太多,沒想到李重光在耽誤了二十多年之後,竟然又成功的度過了半衰劫,晉升為人境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