淩衝與王朝一路策馬出城,直奔楚山而去。王朝稍稍落後,望著淩衝一張小臉露出興奮之色,暗暗歎息:“老爺大少為人方正,不識人間狡詐,這位二少爺未經事故,哪裏知道方才那二人實是別人遣來的細作,隻為查探淩府動靜。我王朝深受淩家大恩,又豈能不為之赴湯蹈火?罷了!無論如何也不能令那二人得逞,毀了淩家這偌大基業!”
這王朝實是一位異人,身懷絕技,當年不小心落難風塵,被淩家老太爺所救,就此留在淩家,一直忠心耿耿。淩老太爺從一介賤役做起,經營商賈,不過數十年間便積攢下偌大家業,隻是無福消受,不過五十幾歲便一命嗚呼,隻餘下一位獨子淩真。
若在一般橋段看來,這位淩真少爺要麼子承父業,支撐起偌大家業,要麼便是紈絝子弟,敗盡家產,做個漂泊江湖的浪人,隻是這位淩少爺委實令人跌破眼鏡,自小也無什麼從商的天資手腕,隻是一點,讀書極好。不過十歲便中了秀才及第,之後一路披荊斬棘,鄉試、會試、殿試,最後被禦筆欽點為新科榜眼,隻在狀元之下。
淩少爺如今已是四十幾歲,官運亨通,為官清正,一路高升,直至做到如今禮部侍郎從二品的官銜,之後看破官場,無意進取,隻想守著寡母妻兒了此餘生,便稟明了皇帝,回到老家金陵,依舊做一個禮部侍郎,但與天京相比,權勢相差了何止十分,隻是這位淩少爺卻是甘之如飴,每日吟詩作畫,侍奉老母,過的十分寫意。金陵城中百姓提起這位淩大人,都要豎起大拇指叫一聲好。有錢有勢,卻不驕橫,著實是位難得清官。
隻是淩大人也有不順意之事,他年輕之時奉父命娶了一位縣官家的小姐,隻是那位小姐過門之後一連三載,肚子連個動靜也沒有,這可急壞了老兩口,淩老婦人便數次提出要為兒子納一房妾氏為淩家傳宗接代,隻是淩真對妻子還有幾分摯愛之意,執意不肯。任淩老婦人何種手段都用上,也無法改變兒子心意。
這一年淩真三十歲,淩老爺便撒手人寰,一家哀慟之後,將喪事料理完畢。淩老婦人舊話重提,隻是低頭抹淚,說道你這不孝的子孫,不肯聽我之言納妾,以至你爹連走都沒見到孫子一眼,虧你還是個滿腹經綸的讀書之人等等。這一下淩真慌了神,淩母趁熱打鐵,托人物色貌美賢淑的良家女子,還真就找到一位年方十八的佳人。
淩老婦人一意操辦,也不管什麼守孝三年的規矩,不過三個月便用一頂花轎將那女子抬入了府中。淩真原配夫人數年不曾生育,婆婆便不曾與她好臉色看,如今丈夫納妾,理虧在前,也就不敢阻攔。
那女子出身小戶,自小與父親相依為命。老父是村中一位教書先生,也算的一位老儒,原本要女兒做小是絕不肯的,隻是媒婆幾次三番勸說,淩老婦人又親自登門,又知淩真實是一位難得好官,官風清正,絕不會辱沒了自家女兒,便也點頭同意。過門不過一年,二夫人腹中便有了淩家骨肉,可把老太太樂的合不攏嘴,每日價參拜神佛,酬謝神恩。
https://www.biqiuge8.com/book/42471/25997958.html
biqiuge8.com。biqiuge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