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用他這柄“青鸞劍”將其手筋腳筋盡數挑斷,等凶犯醒轉過來,這才悔恨萬分,自語道:“師父徒兒悔不曾聽您勸告,這柄‘青鸞劍’容易激發饒魔性,若是定力不夠,必會闖下大禍,如今果然應驗。”先父從凶犯口中得知其出身青城派掌門青鬆子門下,將凶犯押解回府衙地牢之後,其自知犯下滔大禍,不久便咬舌自盡而亡。
先父怕此事終究會被青城派知曉,前來報複,便辭去了捕快之職,攜家眷老連夜來到了安徽定居,從此改名換姓,就這樣平淡地過了六七年,經不住好友百般勸,想著此事已過去許久,怕也不會掀起什麼波瀾,也便欣然應允,供職於安徽安慶府做了一名捕頭,至於這柄青鸞劍一直被先父珍藏在家,不曾為外人知曉。若不是這次千裏尋父,以作防身之用,我也不會將它佩在身上,卻不想惹出如此禍端。
喬諍聞言不由感歎道:“昔日曾聽先師提起四川青城派有一柄傳世寶劍,曰:‘青鸞’,關於這柄寶劍的由來,還有個比較縹緲的傳:“相傳,三危之山,三青鳥居之,乃上之神鳥,有伴火鳳,於某日消失未歸,青鸞苦苦尋覓未果,卻不願停歇,日漸虛弱,一日飛至青城山間,終力竭而亡,一道人於青鸞跌落之地得寶劍一柄,取名‘青鸞’”雖是傳,卻也明這柄劍的不同凡響,是以威名在外“枯骨”老道見了,也生出覬覦之心,俗話,匹夫無罪,懷璧其罪,還請秦姑娘將此寶兵利器收藏好,以防被有心之人奪了去。
秦清卻“咯咯一笑”道:“方才看喬兄擒住那賊人‘柳辰飛’且鎮住‘枯骨妖道’便算得上是頂尖高手,妹有喬兄相伴,又何須擔心”美目中帶有一種愛慕崇拜的光芒。
喬諍聽聞姑娘所言,暗中眉頭緊皺,卻又聽姑娘笑著道:“不過,這柄‘青鸞劍’卻有奇妙之處,每當夜晚十分,若是有人想要靠近,劍身定會發出孤鳴示警,妹憑借此能力,每每都能化險為夷。”
著將“青鸞劍”從身側遞於喬諍手上,此時暮色漸近,邊尚存一線魚白,房間內此時光線有些朦朧,喬諍將長劍接在手中,右手拇指向著劍柄卡槽按壓,隻聽一聲清脆的鳳鳴聲響起,長劍出鞘,一片清冷的寒光閃現,劍氣逼人,此劍較尋常寶劍略長,有三尺二寸長,劍身脊背處有一條筆直的弧槽,呈淡金色,刀口卻薄如蟬翼。
喬諍對此劍讚不絕口,摩挲良久,才將長劍入鞘,雙手遞到秦清手中,笑道:“名劍配佳人,妙哉!”姑娘淺笑嫣然,正欲用手去接,忽然從窗外,飛竄進一條人影,身法迅疾,朝“青鸞劍”襲去,五指急抓劍鞘,秦清不由驚叫出聲。喬諍在這條身影竄進窗口時,已經萬分警覺,身形移動,施展出三十六式破風手,向人影襲來的位置飛快攻了過去,隻聽“啪”的一聲,那人還未得手便被擊飛了出去,落在了房間一角,卻立時騰起,閃避到了門外停住,那人吃驚道:“好快的身法,你究竟是什麼人?”原來那人之所以飛身搶劍,自信自己的身法,料想喬諍如此年紀,無論如何也難以攔下自己,怎奈喬諍內力深厚異常,早有察覺,出手恰到好處,也幸虧喬諍情急出手,隻用了三成功力,否則那人哪還有命在,暮色中,那人也僅僅瞧出了喬諍使出的身法,卻不曾看出喬諍使用的武功招式,就是坐在一側的秦清也未曾看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