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命案(1 / 3)

每日,成百上千的災民湧入黎城,饒是黎城再大,也容納不下。

無需家人多說,城內的異常,林曦月也能感受到。

林宅位於徐府後街,隔黎城正街有一段距離。尋常時候,院門前的巷子都較為寧靜,可這兩日,時不時會有吵鬧聲響起,鬧得大家都不得安寧。

林家院子有林雲和林雨兩門神守著,情況倒是還好,沒有出現災民強行闖入,或被偷盜東西的情況,可是其他人家就不一定了。

這家人說丟了米,那家人說失了財,總之整個黎城沒有一時安寧。

不過,好歹林家所在的巷子前麵是知州府,有不少守衛肅立在門口。

那些宵小之徒想要動手,也得掂掂自己的斤兩,別進了門出不去,那可就虧大發了。

所以,相比起其他地段,此處還算是較為安全的。

然而,就在林曦月以為安全的這條巷子裏,卻是出了大事。

有人遭襲身亡!

遭遇不測的是巷角處,一戶趙姓人家的家主,名叫趙元忠。

趙家是經商人家,家大業大的,在黎城正街有不少糧食鋪子,近兩年的生意是蒸蒸日上,頗讓人眼熱。

前不久,眾人還聽說,趙元忠嫌家裏院子小了,要換一處大宅子。

宅子都買好了,隻差搬過去。可恰巧遇上災民進城,所以搬家的計劃才做推遲。

誰曾想,在昨天晚上,趙元忠就遭遇不測了呢。

事情來得太過突然,無人有所防備,一時間,眾人都被嚇得不輕。

尤其是親眼目睹了家主慘狀的趙家妻女,更是嚇得全身發抖,一直說不出話來。

說起來,除了趙家人,還有不少周邊人家也看到了趙元忠的慘狀。

當然,其他人並非是闖進趙家後看看到的,而是趙元忠被害的地點,並非是在趙家內宅,就正正位於趙家大門口。

隻門一打開,路過的人稍稍往裏望一眼,便能看到人趴在地上,而他周身是一片暗紅。

有人將他身子反轉過來,赫然看見趙元忠青白無血的臉龐。他雙目圓睜,

驚叫聲破口而出,徹底攪亂了小巷的寧和。

趙家和林家隔得不算近,但巷子裏的議論聲,林曦月隔著院牆也能聽到。

不出半個時辰,知州府後巷的趙家發生了命案的事情,便在黎城鬧得風風雨雨。

如今不比尋常時候,不少災民湧入黎城。人多容易壞事,災民中苦命人多,但使壞的人也不是沒有。

起初兩日,對待進城的災民,黎城之人都是伸予援手,可時間長了,災民不多反增,眾人救人的能力範圍也到了極限。

府衙給出的救資,根本滿足不了眾多災民們的需求。他們吃不飽飯,隻能自己尋辦法。老實人會走正道賺錢養家,可偷懶耍滑或陰險狡詐之人也不是沒有。

偷竊或強搶,在城內接連不斷發生,府衙疲於應付城內的災民,根本不得空閑受理,這也就導致了宵小之人行事愈發囂張。府衙管不了,百姓們沒有辦法,隻能自己合力抓人。

在抓到的小人之中,眾多都是自城外逃難來的災民。

一顆老鼠屎都能壞了一鍋粥,更別提是整隻老鼠了。

自然而然,黎城百姓對待災民的態度隨即變了。

從可憐關照,到嫌棄防備,不過一句話的過程。

當趙元忠遇害的消息傳出時,眾人的第一想法便是凶手在災民之中。

趙家是做糧食生意的,極有可能是有災民去趙家糧鋪討米,卻被趙元忠派人趕了出來。如此一來,對於趙元忠,災民自然是懷恨在心。等尋找機會,他便偷入趙家,殺害了趙元忠。

這本隻是有些人的猜測,但在黎城裏傳來傳去,就成了有鼻子有眼兒的實事了。

更甚者,有人說曾見過,一名衣衫襤褸的中年男子去趙家乞討,最後鍾元忠卻將他趕了出來,且還放肆羞辱了一番,隻因那名上門乞討的男子還是個讀書人。

要知道,趙元忠從小行商,沒有上過學堂,對待落魄的讀書人一直是瞧不起的。如今有人正正撞到了槍口上,他自然是不會輕易放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