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太古時代,有神盤古生於混沌。盤古生而神力,手執神斧劈開混沌使清者上升而為,濁者下沉而為地。盤古手擎蒼,腳踏大地。日高一丈,地日沉一丈,盤古亦隨之長高直至地不再相和,此時地相去不知幾千裏,盤古之高亦不知幾千裏。盤古生一萬八千歲而死,死後肌肉為良田,骨骼為礦藏,毛發為密林,經脈為江河,脊柱為不周山而撐地。呼吸成風,揮汗成雨,左眼化羲和,右眼作望舒。
盤古五髒有靈,心屬火氣,其靈為祝融;肺屬金氣,其靈為鴻蒙;肝屬木氣,其靈為伏羲;腎屬水氣,其靈為共工;脾屬土氣,其靈為女媧。
盤古既死,五靈俱出。鴻鈞開盤古識海為庭,劃盤古會陰作地府,從此世間有輪回。女媧是大地之母,觀飛禽,望走獸,感覺世間萬物雖然凶悍異常,唯獨缺少了幾分靈性,不免覺得大地寂寞,於是捏土造人,終於令大地有了生氣。人類雖然機智靈巧,但是人體比起世間萬物羸弱不堪,難免淪為世間飛禽走獸的肉食,女媧不忍,隻得尋來伏羲。
伏羲臥於洛水之畔,見白馬駝書而來,又由河中得龜甲一枚,是以,獨創先八卦於世,通透世間萬法。伏羲允諾女媧教化世人,一傳用火之法抵禦猛獸來襲,二傳耕織之法解決世間饑寒,三傳武器鑄造之法獵食走獸,四傳音律詩歌抒發胸臆,又請鴻鈞傳下修煉之法教世人強身健體,益壽延年,故而伏羲被世人稱為人皇。
然而,好景不長,人生而有七情六欲,手中有了力量難免起了傾軋之心,人人結成部落,部落之前為了各種各樣的資源相互攻打,一時之間戰火燃遍神州。
伏羲與人類通婚誕下炎帝,炎帝承父之誌,遊走世間嚐遍百草,世稱神農氏。是時,黃帝來犯,刑請戰,炎帝不願生靈塗炭,偏居一隅不戰而降。刑心有不甘,戰黃帝於常羊山下,黃帝斬其首葬於常羊山,刑失去頭顱戰意不止,以乳為目,以臍為口,左手執幹,右手握戚,令人膽寒。刑最後戰敗,肉身不止所蹤,幹戚卻因為纏繞著刑的戰意和滔的煞氣無人可用,被葬於常羊山。
黃帝征戰神州,所過之處勢如破竹,然而另外一邊有一位部落首領,名為蚩尤,凶名赫赫,戰功彪炳不弱於黃帝。蚩尤生神力,驍勇善戰,沒用多少時間就當上了九黎族首領。當上九黎族首領之後的蚩尤並不滿足,繼續開疆拓土。
黃帝最後與蚩尤部落戰於逐鹿,這一戰打得昏地暗,兩方都請了不少神明前來助陣,最後將神州大地一分為九,合稱九州。黃帝智計無雙又有助,終於打贏蚩尤,為防止蚩尤死而複生,黃帝將蚩尤軀幹與頭顱分離,四肢砍下,共計六分藏於各處,命人守護。蚩尤一死,九黎族大亂,雖然死戰不降但是也有人見大勢已去,避退世外。死的死,逃的逃,九黎族漸漸消失於世人的視線之中。
如此過了許多年,方外九黎族大舉進攻而來,神州一方毫無防備,被打了一個措手不及。世間各大門派紛紛避禍,以無上秘法開辟乾坤世界,引門下弟子後生進入其中以保留火種,意圖再起。世上修為最高之人首當其衝,挺身而出與九黎族戰到一處,其中有名的有那昆侖聖者,逍遙尊者,九玄仙人,蜀山劍仙,無名的更是不計其數。人人自危,人人為了守護家園而戰,每都有不計其數的強者隕落。
九黎部族來勢洶洶,神州一方不得已以秘法請求庭出兵相救,庭派出數萬軍隊,方有反敗為勝之勢。最後的一場大戰,數名強者圍攻九黎部族首領一人,九黎部族首領掏出一杆漆黑戰槊,戰槊黑氣纏繞散發著血腥氣味,望之令人膽寒。原來那戰槊竟然是蚩尤的脊柱鑄造而成,鋒利下無雙,威力無人能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