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百川(1 / 2)

六十年前,臨清城來了一家子商人,父親帶著女兒出遊順道經商,對於常年經商在外的老父來,的確是一個莫大的欣慰。

老父名為百川,年少時參加了幾次科舉考試。可能是他自己不長本事不爭氣,不是一塊讀書的料子,每一次參加科舉考試連鄉試都過不了,連個秀才的名聲都混不上。

祖上三代都是麵朝黃土背朝的農民,百川的父親和祖父辛辛苦苦大半輩子就希望自己家這根獨苗給百家爭口氣,沒想到次次不中,次次落榜。

百川想著家裏麵一次比一次失望的老父親和祖父。

他們明明心裏很是失望,嘴上還要安慰百川:“不要緊,盡力就行,好好準備,下次再來過。家裏麵的事情你別擔心,有你爹和你爺扛著呢,隻要你好好讀書,怎麼著,砸鍋賣鐵也要把你供出來。”

最後一次參加科舉,百川住在鄉試舉行地方的縣城客棧裏麵。當時正值樂典帝登基為帝,犒賞下,大行惠民政策,所有考生都能夠免費入住考點附近客棧。如果不是因為這樣,百川根本不敢住這個客棧,家裏麵給的銀子也就夠一吃兩個饅頭的。

那一,上下著蒙蒙細雨,就好像百川的心情。鄉試放榜,次次不中的百川都有點不敢去看了,拜托同鄉的另外一位考生去幫忙看看自己是不是榜上有名,自己則是在客棧裏麵等著同鄉考生的消息。

果不出百川所料,這一次鄉試又是名落孫山。心灰意冷的百川被考上了的同鄉考生邀請一起吃了一頓酒,酒桌之上,詩興大發,長舒了一口懷才不遇之氣。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同桌之人一一散去,隻剩下百川一個人獨自喝了好幾大碗酒。他不知道自己這一次應該如何去麵對家裏麵一把年紀還在地裏做著苦活,隻為了讓他,百川,能夠考取功名,出人頭地的父親和祖父。

同鄉考生結了酒菜錢就離開客棧,回鄉報喜去了。百川厚著臉皮多要了一壺酒,回了自己房間當中,看著房間整齊有序的陳設,百川不禁露出一絲苦笑。如今鄉試也已經結束,身無分文的百川恐怕不多時就要被店長和二哥棒打出門了。

或許爹和爺已經失望透頂了,根本不想見到我這個窩囊廢了吧。百川這樣想著。所以,人一旦鑽了牛角尖就很難自己走出來,百川想著想著,就下了上吊自殺的狠心。

他覺得反正回到家裏也無顏見老父和祖父,不如死在這個看起來還比較舒適豪華的客棧之中,好歹是葬身金銀窩裏麵吧。可憐的百川,上吊連一條像樣的上吊繩都買不起,隻好取下自己的褲腰帶,放在橫梁之上。

幸好店裏的二哥和老板發現得及時,聽到屋裏的動靜闖進門的時候,百川已經是麵色鐵青,舌頭都吐了出來,人已經昏迷過去了。

也是百川命大,即便是隻有一口氣在,經過二哥和客棧老板七手八腳的救治之後,自己轉醒了過來。在鬼門關和奈何橋麵前轉了一圈的百川酒也醒了,想起來就是一陣後怕,出了經曆生死之後的第一句話:“給我口水。”

二哥嘀嘀咕咕的嘟囔道:“窮酸書生,要死也別再這兒死啊,你死了我們還怎麼做生意啊。我家裏還有好幾口子人,等著我養呢。”

比起二哥的冷血,老板倒像是一個熱心腸的好人,問道:“夥子,你還年輕啊,有什麼事情想不開啊?”

百川倒是老實,將事情一五一十全都給交代了。末了還加了一句話:“不過這二哥得倒是有道理,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我一沒有給家裏留個後,二沒有照顧辛苦付出的老父和祖父,便想要讓二位老人白發人送黑發人,著實不應該。”

“以後不考了,回家裏種田去,老爺橫不能把所有路都給我堵了。今後啊,有一口吃的就算一口。嘿嘿,去鬼門關遊了一趟,人也通透了不少。謝了二位,救命之恩,沒齒難忘。以後,如果我發達了,必然忘不了二位今日的恩情。”

聽完百川這些話,客棧老板點了點頭,甚是欣慰地道:“你自己能想明白是最好,我也就不多費唇舌了。我在這兒開客棧啊,年年都有考不上尋短見的人,哪一個都是我坐著給聊好的。”

“人這一輩子啊,坎兒很多,但是就沒有過不去的。有時候就是咬咬牙的事情。實在過不去,換一條路也是一樣的走嘛,頂多是繞點遠,那又有什麼礙事的呢?我聽新登基的皇上要發展商業,你可以試試做點買賣嘛。”

那個時候的西疆和北域還沒有發展起來,安靜得就像是草原上麵埋頭吃草的牛羊一般。漢唐王朝內部自給自足,也不用考慮什麼戰事的問題。樂典帝之前的皇帝都因為要發展生產力,滿足百姓的口糧,充實國庫,采取了重農抑商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