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漢唐王朝的太子太傅阮大人抱怨著“馬車不如牛車坐起來舒服”的時候,江寧郡城內的虎也麵臨著人生中十分痛苦的階段。
虎隨同阿龍、鳳至三人回到江寧郡城已經有一些時日了。正如虎自己內心所想象的那樣,失去了一手一腳的他不再是能夠成為龍虎幫的金牌打手,副幫主的職位沒有變,隻是別人對副幫主的看待變了。
龍虎幫幫內眾人原本對於虎的態度是敬重和敬畏,那是一種發自內心的對於比自己強的人的情緒,現在都已經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同情,也是虎回到江寧郡城之後的這段時間裏麵在別人眼裏見到得最多的一種感情。
曾經那些對於虎充滿了敬畏的幫眾們,現在仍然對這個重情重義,義薄雲的副幫主飽含著尊重。
隻是那種尊重就像是對於一個年邁、無法再征戰沙場的老兵的一種尊重,這裏麵自然是離不開同情的情緒。這讓虎這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感到了所謂“英雄遲暮”的感覺。
對於這些情況,虎自己雖然很是在意,但是卻從沒有在人前表露出來。
在外人看來,龍虎幫的副幫主除了少了一手一腳之外,與從前那爽朗豪邁的性格別無二致,完全沒有因為身體上的殘疾變得陰鬱。
但那也僅僅隻是在外人看來,作為虎最好的兄弟,阿龍心裏很清楚,自己這個弟弟虎內心裏麵是一個多麼要強的人,也很清楚,虎獨自一人流下了多少眼淚。
虎不願意就這樣成為一個廢人,但是卻一點辦法都沒有。別人不經意之間流露出來的同情更是對他的一種折磨。有些人,身體雖然孱弱卻是一個內心的強者,與那些自負經不起打擊的內心強者不同,這不是一種自我安慰和自我催眠的精神,而是一種發自內心的倔強。他不想被人同情。
這也就是虎更加不能在人前表現出一丁點懦弱情緒的原因,內心越痛苦,他與人相處之時的笑聲就愈加爽朗。就像要用這種這種辦法來掩蓋住自己內心的情緒,不讓自己把任何一點苦悶帶給身邊的人。
這種人就像是殘香暗留的桃花,芳香怡人,美不勝收,令人沉醉其中難以自拔,但是隻有親自摘下花瓣來咀嚼過的人才知道,桃花是苦的。它們把自己的香味和美麗留給了世人,把苦悶和傷痛留給了自己。
回到江寧郡城以後,阿龍就從鳳至那裏聽了泰安城所有事情的來龍去脈,也知道虎為何斷了一條手臂和一條腿,也知道柳問情為何要孤身前往何府,搭救雲藏鋒。雖然心裏麵不能接受失去了一個親人的結果,但是阿龍決定去尊重柳問情自己的選擇。
當然,依照阿龍的性子,不可能從一開始就能夠明白其中的緣由,順便再去讓柳問情可以留在何家的。還是鳳至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才讓阿龍留了下來。過了幾,阿龍自己也就琢磨出了其中的道理來,即便是心有不甘,也不得不放任事態的發展了。
鳳至對阿龍的理由也很簡單。一來,三人已經回到了江寧郡城,如若再趕過去,一來一回,時間上肯定是來不及的,到時候有什麼該發生的事情也都發生了,阿龍根本阻止不了什麼。
二來,這一次龍虎幫對何家搞的大動作,基本上是帶上了幫裏大部分的好手。幸好鳳至和雲藏鋒當機立斷,讓大部分人現行撤回江寧郡城保存實力,否則很有可能全軍覆沒在泰安城裏。即便是保存下來一部分有生力量,龍虎幫也損失慘重,大傷元氣。在短時間內,肯定不能支持阿龍再去做什麼事情了。
第三點,就是虎。虎地身體狀況已經穩定了,可是麵對新的環境大家也都看在眼裏,虎的痛苦不僅僅是身體的殘疾給他帶來的了,更多的是心靈上的自我折磨。虎的情況很不穩定,如果這個時候再去跟何家開戰,虎必然和阿豹一樣獨守後方,一定會選擇和大部隊一起出發,那個時候,沒人能保證他的安全。
阿龍脾氣暴躁,魯莽衝動,但是這些不意味著他傻。稍加思索,阿龍就明白了其中的那些彎彎繞繞。權衡利弊之下,他隻能憤怒地錘了一下桌子,放棄了重返泰安城去尋回柳問情的想法了。
他隻是不甘心,為什麼柳問情這樣一個弱女子可以為了自己心愛的男人做到這種地步,而他在親情、友情的雙重羈絆下,卻因為實力的限製,無能為力。
世界上最為痛苦的事情是什麼?這個問題可能沒有一個正確的答案。但是,麵對強大的對手那種無力感和在這種情況下看著自己身邊的人遭受到來自對手的傷害這兩種痛苦交織在一起,即便是不能稱為最,也可以十分痛苦了。
在這種痛苦之下,阿龍把所有的事情都交給了虎,他要讓虎重新站起來,不是身體上的站起來,而是在精神上和思想上重新站立起來。這不是一件容易辦成的事情,甚至比摧毀一個人要困難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