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 糧餉的問題(1 / 2)

一轉眼已經是六月,漢唐王朝和西疆還有北域的戰爭已經打了好幾個月未分勝負,漢唐王朝的處境越發艱難起來。

這難處不僅僅是敵人的凶狠和悍不畏死,更加大的困難是來源於氣候和糧草的問題。漢唐王朝的糧食出產區域集中在江南地區,人稱“魚米之鄉”。再要找一個如同江南一樣的糧食出產地,那就很少了。

大多數地區對於糧食這方麵都是自給自足,有些貧瘠之地,根本不能種植糧食,這就導致了糧食生的短缺。地方沒有多餘的糧食,繳納給國家的自然也就少了,漢唐王朝有明文規定,每家每戶需要繳納多少糧食的稅額,但是在麵臨戰時,一切都不足用。

一方麵是勞動力的調動,讓田地荒廢了。家裏麵的青壯年都被朝廷征發前去打仗,哪裏又有人管田間的荒草如人高,田鼠賽星辰呢。另外一個方麵,軍隊的人口數量增加,但是朝廷征收的稅額是一定的,這就必然會導致糧食調度不過來的問題。

糧食問題讓姬不予和薑老將軍愁白了頭,姬不予曾經五次發函讓九五城方麵抽調糧草配發給西疆戰線的軍士們。前麵幾次,九五城都及時將糧草輸送到了雁回關,姬不予便會差人去接手糧草運輸的部隊,雖然一次少過一次,但是也足夠撐過一段時間。

最後一次的時候,姬修發函回答道:“不予吾兒,城中糧草匱乏,本應加收重賦,又恐民不聊生。九五城之用度,均以節製最低。下乏物,苦了吾兒,吾兒一定驅使大軍撐過六月,糧草自來。”

其實,姬修這個時候已經將九五城中的所有人的糧食用度減到了最低,原本錦衣玉食的後宮嬪妃和高品級內侍,都沒有了往日的吃穿。就連姬修自己也隻是一日兩餐,一餐隻有簡簡單單的兩個菜和半碗米飯。

城中本來有嬪妃和內侍對姬修此舉不滿,礙於皇帝子之怒,自不敢言,隻能背地裏麵一些閑話。大家都是如此,也就沒有人去打報告了。

隻是有一日,姬修到了某個得寵的貴妃宮中過夜,貴妃仗著自己剛剛服侍過了姬修,就像要吹一些耳旁風,將自己這個宮裏麵的吃穿用度加上一些,順便還發了兩句牢騷。姬修當即更衣回了萬江殿。

次日,該貴妃便收到了一紙檄文,宮中的用度再一次被縮減,一日隻有一餐。貴妃心裏不服,再去找姬修理論,姬修被鬧得煩了,竟然將這名貴妃賜死。打那之後,便再也沒有人敢在背後一句什麼不是。

每給姬修做兩餐飯的人自然不會發什麼牢騷,畢竟姬修吃的什麼,他們都是知道的,作為子尚且如此,他們還能有什麼好的呢?禦膳房裏麵的廚子本來都應當是肥頭大耳的,不曾想兩月下來,整整已經清瘦了十多斤。

張太歲手底下的太監和秘儀衛們更是噤若寒蟬,每個人都能看得到高高在上的張太歲每日隻進半碗米,清茶數杯,清心寡欲,可比仙人。

肚子吃不飽,幹起活來卻是更加賣力了,每一個人都想要從哪一個王公大臣家裏麵挖出一些陳年的犯罪事實來,整治整治,順便抄沒幾個大家族,這樣或許能夠一解九五城裏麵的燃眉之急。

這些王公貴族也是看慣了風向轉舵的人,早在第一封密函送達九五城的時候,就有一個姬姓王爺將家中的糧食儲備送出來一半給朝廷用度,後麵的人紛紛效仿。所以,姬修很早就下令,如果不是罪大惡極,不許秘儀衛抄沒王公大臣的家產。

秘儀衛裏麵上班的人倒是無所謂,九五城裏麵沒有吃的,家裏麵有啊,他們也是第一次覺得這皇宮裏麵還沒有自己個兒家裏吃得好了。

作為漢唐王朝中流砥柱的兩位大臣,阮步義和韋紹年肯定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阮步義弟子學生眾多並且遍布四方,幾個月前,年關剛過,阮步義就開始去遊四方籌集軍隊的糧草了。

韋紹年在商人之中頗有名氣,他也隻能略盡綿力,讓那些富商巨賈能夠拿一些糧食出來救一救急。

眼看著七月份就要秋收了,這個時候卻斷了糧食,讓姬不予還有姬修都陷入了十分苦難的境地之中。姬修拿到從漢唐王朝各地發來的回函之時,喃喃自語道:“難道,這場仗注定打不贏嗎?寡人已經落魄至此,可否能有一線生機。”

姬不予更是困難,敵人大軍壓境,雖然還沒有展開萬人以上的大規模戰鬥,但是數百人的遭遇戰還是打過不少。強大的實力擺在那裏,讓姬不予已經夠焦頭爛額的了,此刻又麵臨糧食的危機,姬不予更是不知道如何是好。

姬修的回函送達拒北城大營的第三,一直把自己關在房間裏麵閉門不出的姬不予終於走了出來,吩咐左右道:“去把雲將軍給我叫來,就我有要事讓他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