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落霞山鄧家坳(1 / 2)

神州大地人間界,北域與西疆國交界之地,有一處雪山,名為落霞山,這座山因為日日不重複的美麗晚霞景色而聞名遐邇,吸引了不少居住在落霞山周邊國家的遊客前來觀賞,當然,這也隻是一些文人墨客閑著沒事的雅好,真正窮苦的百姓或許一輩子都沒有走出過所屬的州府道,怎麼還會有閑情逸致去落霞山呢?

西疆國和漢唐王朝和解之後,蛇王就用鐵血手腕登上了西疆國的王位,第一件事情就是對朝堂進行了一次慘無人道的大清洗,幾乎將帝國舊黨全部給埋殺了,然後培植了屬於一個國王自己的班子。

排除異己的借口正是與漢唐王朝的通商政策,西疆國牛羊產量高,而漢唐王朝物產豐饒,素有魚米之鄉的江南腹地更是每一年都有吃不完的糧食,兩國通商通信的政策給所有人都帶來了巨大好處。

但是仍然還是有反對的聲音,因為通商之後,就意味著生產力的解放,那麼貴族的利益就會被大大削減,所有明眼人都看得出來未來奴隸製度一定會被廢除,所以那些老不死的家夥幾乎都跳出來反抗蛇王的政策,也有人決定舍財免災,舍棄家中的產業和奴隸,保住一條命。

這些都是過去的事情了,點眼前的狀況。拒北城在西疆國與漢唐王朝之戰以後被開放出來作為商業城市,因為黃沙大漠的條件限製,拒北城連帶著雁回關、黃沙城三城都不能夠種植農作物,商業給這個城市帶來了新的生機,姬不予留在這裏作為州牧,封爵安樂王,掌管這三城一州的所有事務。

所謂人為財死、鳥為食亡,新建立起來的金沙州因為地域寬廣,商賈通行,很多人也就打起了歪主意,這條道上本來就是馬賊橫行,經曆過了一段時間的發展之後,這些馬賊的數量大大增加,就連山賊和沙匪也都多了起來,對經商路上的商賈人身和財產安全產生了巨大的威脅。

不過,這並不影響別人做生意,西疆國和漢唐王朝的商業讓北域和十二番國都興起了心思,紛紛加入進來,各國都派出了軍隊駐紮在商路周邊,一定程度上保證了商賈同行的安全。但是,還是有很多馬賊沙匪不死心,藏在暗處伺機而動。

雖然是沙漠之州,但是人這種適應性最為強悍的生物總會在這個世界的任何地方紮根生存,然後繁衍生息。落霞山的深處就有這樣一個村莊,這裏的人都依靠著放牧為生,偶爾會在山地的沙土之中種植一些農作物,然後依靠著地下水源和高山冰雪融水勉強過活。

可是金沙州通商之後,事情就發生了改變,馬賊沙匪這些白手起家的職業總是要吃飯的,如果長時間不能夠劫掠到商路上麵的馬隊,馬賊和沙匪就會選擇周邊的村莊進行搶奪,而這裏山高皇帝遠,根本沒有人會在意這些百姓的死活,更何況,這些邊境民,還不準歸哪個國家管轄呢。

落霞山上的村莊是一個無名村,村裏的人大多數都姓鄧,所以被外麵的人成為鄧家坳,的也是融合了多個國家語言之後自成體係的語言。對於在夾縫之中求生存的村民們來,能夠活下去就已經是一種幸福了。

家坳之中有一戶人家,家裏就剩下祖孫三人,老人家被人稱為鄧老九,兩個孫子,一個十五六歲,一個隻有七八歲,兩個孩子的父母都已經死了,女的死於生產時出血過多,村裏的穩婆技術又不是很到位,就這樣遺憾去了,父親是外出的時候被馬賊砍了腦袋,掛在村口的老樹上麵,嚇得村裏人很長時間都不敢出門,甚至沒有人敢去解下來。

本來日子就是過得緊巴巴的,加上好幾股馬賊沙匪勢力的層層搜刮,就更沒有剩下來什麼東西了。這幾,鄧老九老爺子就更加惆悵了,大孫子山上拾柴火的時候撿回來一個渾身是傷的年輕人,被一匹馬給銜在嘴裏,總算是還有一口氣,就被帶回了家來,可家裏真的沒有餘糧能夠養活一人一馬了。

“老大啊,你你,我們自己都吃不飽穿不暖的,你還撿了一個累贅回來,這不是給家裏麵添亂嗎?按我,到了晚上你就把這個人給抬出去,丟進山溝裏麵,不管是野狗來吃也好,豺狼來吃也罷,我們就不管他了。”鄧老九坐在門口叭叭地抽著旱煙,一臉愁容。

十五六歲的孩子沒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在這種鄉村裏麵也沒有什麼好名字,大家都叫他鄧大毛。鄧大毛年紀雖輕,但是身上早已經有了一層做農活過多的老繭,長期吃不飽穿不暖的日子讓這個年輕的夥子骨瘦如柴,幾根肋骨將胸口撐了起來。

鄧大毛對著鄧老九一笑,道:“爺,你從就教我,人要行善,好事做多了自然有善報,怎麼如今就變卦了呢?再了,我打柴的時候看到了這麼一個將死之人,渾身都是血,奄奄一息的,我這心裏麵啊,就受不了了。大不了,我將我的飯食分他一半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