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含歉意的暖暖一笑:“午間過後,我和你去城南走走。”
說完不等穀梁淚回應,李落就把頭埋在水中,似乎有些枯燥無趣,還在水裏吐起了水泡。
穀梁淚微微一愣,嬌笑一聲,用一根玉潤手指拎起一滴水,調皮的滴進了李落的衣領。
年關這一天剛剛過去,卓城裏的喜慶氣氛還在濃處,昨夜喧囂才稍稍有些許收斂,玩鬧了一夜的卓城百姓這個時候大多都在睡夢之中,街上的爆竹花紙散落了一地,聞著還有火藥硫磺的味道。
一年之中難得有這樣老少同堂、婦孺皆歡顏的時候,不管是富貴人家還是平常百姓,總歸是要在一年裏的這個時候好好放縱一番,拋開往日的愁思,留待來年再說。
不過也有人閑不下來,清晨天色剛亮,一支鏢旗悄悄出了卓城城西城門,轉道北上,向卓城北岸昆江渡口上原渡奔馳而去。
如果是大甘江湖道上的老手,自然認得這支鏢旗的不凡之處來。
鏢旗不大,四尺方圓,上麵繡著一個安字,其餘並沒有什麼出奇的地方,隻是這支鏢旗卻是屬於卓城三大鏢局之一的長安鏢局。
長安鏢局坐鎮卓城,與福源鏢局、倉鎮鏢局同屬大甘鏢行的牛耳之列。
與倉鎮鏢局背靠朝廷不同,長安鏢局是大甘江湖上一支不容輕視的勢力,鏢局上下多是江湖中人,與朝廷關係不深。
但縱然是朝廷衙門往往也要給三分薄麵,不為其他,長安鏢局與卓城半分樓交情莫逆,鏢局之主中州劍韓越與半分樓樓主釋纖巧是結拜弟兄,一手藏風追影劍名震天下,就算是在藏龍臥虎的卓城也是排得上的高手宗師。
長安鏢局中有大鏢頭四人,鏢頭二十七人,鏢師更是多如牛毛。
而這三十一人無一不是江湖頂尖高手,單說武力已能和大甘名門大派一較高下了。
這些年大甘江湖上已經很少再見到長安鏢旗,不過長安鏢局的名聲不墜反升。
出了卓州,這長安鏢局的鏢旗可比倉鎮鏢局和福源鏢局的名號管用多了。
如果不是不開眼,江湖宵小之輩大多都會繞著走,極少有自尋死路的,不說長安鏢局占據大甘數州鏢局六成的分號同盟,單是半分樓和走苦幫這兩支勢力,就已能讓這些心懷不軌之輩望而卻步。
福源鏢局來曆最是神秘,處事極為低調,從不張揚行事,在外也沒有分號,但一樣不容旁人小視。
福源鏢局立山門已有近百年,比起長安鏢局和倉鎮鏢局都要久遠。
百年以來,但凡是福源鏢局接下來的鏢,至今還沒有失過一次,就是長安鏢局和倉鎮鏢局也歎服不已,值此一處,就知福源鏢局的不凡。
而讓福源鏢局名聲鵲起的一樁事是在三十年前,受托押送鏡州鏡湖寧家之物,半途走漏風聲,鏢還沒有過武陵山便被一夥江洋大盜所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