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倘若刻意為之那就另當別論了。
這把兵刃最多也就值六七千兩銀子,吃梨的人叫價不低,再加上那盞明晃晃的命燈,場中一時沒有人再出價。季先生的臉色不怎麼好看,不過也不能壞了規矩,連喊了三次之後見無人出價,隻得以五千兩的價格賣出這把驚蟄劍。
錢貨兩訖,叫價的頗顯雀躍,捧著驚蟄劍把玩了一番,而後丟在桌上,看也不多看一眼,神兵蒙塵,莫過如此。
一盞茶的工夫,又有三件寶物麵世,兩件名花有主,另外一件無人問津,被梅夫人收了回去。季先生環目一掃,興許是現世的寶物太過普通,提不起眾人的興致,就見場中諸人三三兩兩的交頭接耳閑聊起來。季先生長身而起,拍了拍手,兩名侍女抬著一張三尺見方的檀木托盤疾步走了過來,木盤中盛放一物,蓋著錦繡紅帆,崎嶇不平。
眾人見狀,不由自主的停了交談,定睛瞧著圓桌上的檀木托盤,有人高叫一聲道:“大件?”
季先生大笑一聲,道:“自然是大件,老朽猜今夜來此的諸位大豪必然有人心儀此物。”
“季先生別賣關子了,快掀開叫大夥瞧瞧是什麼寶貝。”
季先生也不囉嗦,伸手揭開紅帆,露出托盤上的一件珍寶。檀木托盤上盛放的是一件衣裳,卻不是平常絲織之物,而是一枚枚通體青白之色的玉片,用金絲銀線編織而成,先不說做工如何,單是這一枚枚大小如一的玉片就極為罕見,更不消說還要用金絲銀線編連起來。
此物一出,場中鴉雀無聲,無數道混雜著炙熱和貪欲的目光悉數釘在了這樁異寶上。季先生環目四顧,等了少頃,這才不慌不忙的朗聲說道:“玉乃山嶽之精,將金玉置於人之九竅,可保精氣不會外泄,屍骨不腐,可求來世。這件金縷玉衣完好無缺,玉是上等的蒼山青玉,對縫嚴密,極是平整,色澤如何諸位一望便知。此寶共計玉片二千八百七十三枚,除此之外還有綴玉麵幕,價值幾何就不用老朽在這裏廢話了,老規矩,價高者得,底價一萬兩!”
話音剛落,叫價聲此起彼伏,眨眼間就已到了一萬八千兩的高價,而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勢。季先生的臉色好看了幾分,氣定神閑的等著場中諸人出價,金縷玉衣的編織技藝早已失傳多年,說句不中聽的話,就算萬隆帝殯天,隻怕也未必找得到這樣一件幾近完好無缺的金縷玉衣陪葬,若是買來送人,那可是天大的人情,自然引得場中眾人趨之若鶩,爭的不可開交,多半要賣出一個天價來。
李落聽著叫價聲暗自咋舌,大甘朝廷國庫空虛,入不敷出,捉襟見肘早是尋常,沒想到在這地下交易中數萬兩銀子竟然隻是稀鬆平常,著實讓李落大開眼界。
數息之後,這件金縷玉衣的叫價已到了三萬兩,叫價聲少了些,但餘下角逐之輩想來也都是身家豐厚的大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