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落站在巡檢司堂前台階上看著兩人背影,若有所思,縱觀卓城數年間的風雨,最後還是走到了這一步。比起李玄慈,其實論帝王心『性』,李玄憫猶勝一籌,算上當年的太子李玄奕,隻怕也未必就一定能強過李玄憫,隻可惜根基太淺,若是扶持李玄憫繼位太子,諸子定然不服,到時候卓城的動『蕩』更烈,死的人會更多,那個時候,就怕李落再也無心卓城之外的事。
世間不如意的事十有九,若求十全十美,到頭來隻是竹籃子打水一場空。
武山,珠秀峰。
尋窮天下無名水,曆遍人間不到山。武山之中,險峰深穀一個接著一個,猶是大山峻嶺,幾乎每一座都能稱得上是嵯峨好山,珠秀峰便是其中之一。見巍巍峻嶺,削削尖峰。灣環深澗下,孤峻陡崖邊。灣環深澗下,隻聽得呼喇喇戲水如蟒翻身往上看,巒頭突兀透青霄回眼觀,壑下深沉鄰碧落。上高來,似梯似凳下低行,如塹如坑。巔峰嶺上,采『藥』人尋思怕走削壁崖前,打柴夫寸步難行。胡羊野馬『亂』攛梭,狡兔山牛如布陣,頗有點山高蔽日遮星鬥的氣象。
山雖險,但氣象不惡,有龍脈悠長,地形遠大。尖峰『插』天高,陡澗流水緊。山前有瑤草鋪茵,山後有奇花布錦。喬鬆老柏,古樹修篁。懸崖下,麋鹿雙雙峭壁前,獾狐對對。一起一伏似如遠行之龍,九曲九灣的潛入地脈之下。這地方,尋常樵夫采『藥』人多半是要望而卻步的,山高穀深,沒有一身高明的武藝,別說進山,瞧上一眼也都要腿腳發軟。
珠秀峰名聲在外,並非隻在翠峰疊嶂,而是因為這裏有一座號稱武陵第一莊的江湖聖地,藏淵劍閣。
藏淵劍閣起源大甘初年,早些年間的事如今已經有些模糊了,除了劍閣中人,旁人多半不知,隻知道當初的藏淵劍閣隻是個小小門戶,立足珠秀峰也並非因為珠秀峰風景秀麗,大半緣由還是無法在武林道上立足,這才遠避深山,離開江湖上的紛爭,那時這座山莊還不叫藏淵劍閣,大概像個苦行深山的寺廟道觀多些。直到幾十年後,一位門中弟子去深山采『藥』,無意之中找到了一處避世的山穀,在一具坐化的枯骨旁撿到了一卷無名劍經,自此之後,這小小山門便如潛龍騰淵,一發不可收拾,短短數十年就在江湖上闖出了偌大的名號,自從那時起,這藏淵劍閣的名字才在江湖上流傳開來,而之前的山門名號也就慢慢被人遺忘。當年撿到那卷劍經的門中弟子就成了藏淵劍閣的中興之祖,被後世弟子尊稱為藏劍上人,距今也有七十年之久了。
劍經無名,劍法卻有名,藏淵劍閣的弟子以這套名為木秀劍法稱雄江湖,在大甘奇功絕藝榜上有名有號,兼之門下弟子眾多,排名猶在留白劍法之上。
此去藏淵劍閣,山路崎嶇,到處都是懸崖絕峰,馬匹已是無處落腳,蘇荼一行四人舍了駿馬,依仗輕功輾轉騰挪,往藏淵劍閣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