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顏笑道:“沒有哭,走快些,天要下雨了。”
知兒哦了一聲,抬頭看看天,還有星星呢,怎麼會下雨。
前廳裏,淩孤眠陪著李落坐下,淩孤眠目光閃爍,不知李落深夜到訪所為何事,和聲說道:“王爺,可要末將去請太傅大人過來。”
“不必了,我是來找你的。”
“哦?還請王爺賜教。”
李落沉默了片刻,淡然問道:“玨州平反一事可還順利?”
“不過是些烏合之眾罷了,不比草海鐵騎,沒費什麼工夫。”
“因何反?”
淩孤眠一頓,灑然應道:“苛政重賦。”
“官逼民反?”
“不錯,末將已將玨州作反一事始末細書上奏朝廷。”
“繁刑重賦,官逼民反,巡檢司亦有失察之責,所以你將奏章上報了內衛司。”
淩孤眠告了一聲罪,歉然說道:“若是末將此舉有損王爺和巡檢司威名,末將向王爺賠罪。”
李落搖了搖頭,道:“內衛司亦有糾察之職,你將此事報與內衛司也無不妥。”
“多謝王爺體諒,下次末將定當小心從事。”淩孤眠沉聲應道。
數息沉默,李落悠然說道:“淩將軍和慧王走的近。”
淩孤眠心中一凜,暗自猜測恐怕這才是李落深夜到訪的目的。如今朝中慧王與英王的太子之爭勢同水火,現如今隻看明麵上的實力確是慧王稍勝一籌,在內有後宮之助,在外有文武百官呼應,唯一不足的地方當屬軍中。大甘兵力半數以上皆為李落轄製,而李落除了封號定天之外,也是如今唯一的西空寂帥,再者若以兵力強弱而論,大甘軍力少說也有八成皆為李落所掌,所以剩下的軍隊不多了,而慧王想染指李落所轄大軍難於登天,稍有不慎,惹來李落不滿,到時候恐怕會適得其反。正因為如此,平亂有功,被朝廷賜封鎮軍大將軍的淩孤眠才會被慧王另眼相看,更遑論淩孤眠的身後還有一位當朝三公的太傅大人,如果換成英王,英王本就有領軍的本事,麾下有不少領軍大將,若是淩孤眠再去隻能是錦上添花,卻非雪中送炭,而且最關鍵的是太子之爭還是慧王占了上風。不過比起慧王李玄澤,英王李玄慈則要更得民心,雖是落了下風,但任憑風吹雨打,隻要萬隆帝沒有點頭說話,這英王的位子倒也是安穩的很。
其實卓城權貴都知道這些隻占五成,剩下的五成,或者說不止五成,太子之位花落誰家便還要看牧天狼和巡檢司的意思,傳言都說李落幾乎可以左右太子之位的歸屬。
淩孤眠心頭一寒,莫非是李落打算插手太子之爭了麼,要知道這些年李落所作所為皆刻意避開儲君之事,時常在外,除了巡檢司,李落與大甘朝臣走的不近,就連當初李落力諫的太師狄傑這些年也和李落少了走動,看起來確如傳言那般定天王沒有爭儲之心。隻是萬隆帝態度曖昧,懸太子之位不宣,賜李落天子令符,實則就是要李落代天行事。這可絕非等閑小事,換句話說,就算是當朝最得寵的雲皇後,一旦離宮,與萬隆帝分隔兩地,李落單憑這枚天子令符,羅織些真真假假的罪名,便可在萬隆帝聖旨到來之前對雲妃生殺予奪,事後若是錯殺誤殺,最多不過是追回天子令符,卻不會問罪於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