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過去誰也沒有提及,也不曾有人要他宋崖餘給一個交代。如今先帝殯天,隻怕這世上記得她的人就又少了一個,趁著還有一口氣在,這些能做的事便要一一了結,父王看慣了卓城裏的風雲變幻,無外乎是新舊之爭而已,父王念舊,當年太後也念舊,可是無論再怎麼念舊,該來的總是會來,如果不願意改變,那就急流勇退吧,大甘已非昨日。”李落說罷,深深一禮,平靜地看著淳親王,在他布滿陰霾的臉上卻也藏不住深深的倦意。話是不中聽,可句句屬實,屬於他淳親王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就算不是李落,也會是別人拿走他舍不得的這一切,恨李落,隻是因為他隻有一個兒子可以恨。
“遺詔所書,父王知曉輕重,莫要泄露半句,如果走漏風聲,若到那時,我不會出手相助。還有母親這些年並無過錯,更不曾偏幫於我,倘若父王瞧著礙眼,就讓她來我棄名樓吧,拿她出氣非男兒所為。父王,母親大人,諸位姨娘,請多珍重,玄樓告辭。”
“哎,要不吃完飯……”萱妃輕聲叫了一句。
“讓他走。”淳親王揮了揮手,打斷萱妃說話,不過似乎並沒有太多惱怒,看著李落遠去的背影,慢慢坐了下來,有一股遲暮的倦意。在他踏出府門的那一刻,李承燁知道,此生之中,李落怕是再也不會以一個子嗣的身份再入王府,除非是他死的那天。
英王繼位天子,國號承啟,承太祖餘威,啟萬世江山。
英王登基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傳旨昭告天下,封李落為大甘祭酒,賜晉王李玄憫七竅玲瓏令,掌彥林閣,後宮之中尊貴妃常庭燎為太後,統領後宮。一應先帝諸妃自有去處,先帝駕崩,瑜賢妃出身陸家,花些銀錢再托些人情,接瑜賢妃出宮,返回陸家,不過此生便也不能再嫁,倘若有對先帝不忠之事,到時候非但是她,就連整個陸家也會受到牽連。能出宮的畢竟隻是少數,萬隆帝晚年荒淫,宮裏羅織了不少妙齡嬪妃,俱是國色天香,撒手人寰之後這些人的去處很叫太子殿下,如今的承啟帝頭疼。養著不行,名不正言不順,定會有人閑話,最好的辦法莫過於快刀斬亂麻,悉數為萬隆帝陪葬,不過這樣一來難免有人會說他心狠手辣,對這些無辜女子沒有一點憐憫之心,若都叫她們去守陵,委實人數有些多了。
為難之際,李落與晉王聯名上奏,請承啟帝大赦天下。李玄慈借著這個由頭,將宮中一眾禦女采女打發各回原籍,當然如果願意留下來替萬隆帝守陵的,李家也不會虧待於她,厚贈出身娘家,賜封號,看似尊貴,不過和出家為尼並無兩樣。果然,最後願意留下來的寥寥無幾。
當然,還是須得有人陪葬,原本她的名字在殉葬名錄當中,後來不見了,大約是說她沒有資格殉葬。再之後,她的名字幾經輾轉,也不知道在哪個經手的途中就消失了,有人說她投井自盡,有人說她趁亂離開了卓城,還有人說她被人帶走了,不過一個月之後,後宮之中便再也沒有人談論起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