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抹純白,曾經是奧徹維斯人難以磨滅的記憶,或者,難以磨滅的是被純白色所承載的奧徹維斯的光榮。

鮮血鑄就的國度,會有讓人難以忘卻的迎風飄揚的紅旗,無上光榮的累積,亦會讓奧徹維斯人無法忘卻純白的光輝。

然而,純白並非是真的幹淨而無一物,恰恰相反,黑色才是最純淨的顏色,因為隻有黑色,被定義為沒有任何可見光進入視覺範圍,反而是白色,包容了所有的可見光譜。

白色從來都不是純的,恰恰相反,它是因為過於複雜,複雜到了常人難以定義其顏色,故而才將其稱之為白,或者常人所的五色。

奧徹維斯純白的光輝亦是如此,沒有什麼光榮是絕對純淨的,唯有相對,才是世間永恒的真理。如果不願意將戰亂帶給奧徹維斯星群而遠遁對於奧徹維斯人是英雄,那麼選擇將戰亂的惡果蔓延到海藍星群的索倫,對於海藍星人就是真正的惡棍。

而現在的索倫,或許連純白的榮耀也無法維持了,奧徹維斯神充分向世間展示了什麼叫做墮神的教義,曾經如此強大的光榮艦隊,最終連自己的意誌都沒有堅持住,被墮神的汙穢所感染,成為了一群披著人類外衣的不可視之物。

如果用科技星群的鑒定方法來對此時艦隊的成員進行鑒定,那麼他們會驚恐的發現,作為碳基生物的艦隊成員們漸漸失去了碳基生物的本質,而向著一種無法言明的生命變化,不,或者,此時的他們已經無法被稱之為生命了。

哪怕是無底深淵的惡魔們,基本上也擁有著自己的身軀,至少,也會擁有骨架子或者是靈體。因為這是他們作為生物的象征,擁有能被自己所操控的身軀,或者是能被自己掌控的靈魂,亦或者是二者兼有之。

但如今成為了神墮者的他們,已經不再具備屬於自己的意誌,他們的意誌,已經被無盡的混亂所統治,雖然尚且擁有著自己的記憶和能力,但是深究下去,已經不再是一個人了。

或者,如今他們的意誌,已經被最上層的那個名為奧徹維斯的墮神所同化,每一個神墮者,都是墮神奧徹維斯的一個被剝離出去的個體,而且這種個體還像是奪舍一般,侵吞了原有軀體的一切,將其占據化為己用。

這種感覺,有些像是早期某些科技星群發展路線,比起神秘星群來,科技星群因為需要操控的機械造物數量過於巨大,以至於發生戰爭時所需要的人口也大到了一個無法想象的地步。

就以海藍星群為例,海藍星群作為多元宇宙的星群之恥,常年背負著戰鬥力過低的稱呼,雖然所謂的戰鬥力過低是以星群作為評價,但毫無疑問,兩軍對壘的戰爭之中海藍星群占據的優勢不大。

在多元宇宙,型戰爭摩擦的力度局限於星球,也就是隻要不輕易出現爆星級別的戰鬥力,一個星球上死傷人數再多也算不上大摩擦。

當然,這種評價標準在某些特殊星球是例外的,比如每個星群和勢力的首都星,比如邊防軍區星,比如特種農作物星,比如對外貿易星之類的關係到一個勢力未來的持續發展和作戰能力的星球,一旦碰觸就會爆發出一個勢力所能夠爆發的最大規模的戰爭。

但對於絕大部分的普通星球來,人命還真不是一回事,用某些饒話來,普通人就像是一茬草垛,割掉了一批,來年春又會長出一批,恰恰相反,如果因為少了一批無關緊要的草垛就和隔壁家除了草垛的牧羊人打生打死,反而有可能會帶來更大的損失。

而型戰爭摩擦往往就爆發於這樣的星球,然而同樣是引爆了型戰爭,普通的這樣的星球海藍星人隻需要派遣一個營的精銳,也就是大約五百人左右,就能將那些沒有頂層強者保護的星球帶入戰爭的節奏,原因很簡單,神秘星群更偏向於一人成軍,單個個體戰鬥力成型速度慢,但一旦成型每個個體所能夠發揮的戰鬥力將超乎人們的想象。

而科技星群就不一樣了,同樣想要將一個沒有過多超凡戰力的星球帶入戰爭節奏,科技星群需要派上艦隊甚至是艦隊護衛隊一同前去,按照多元宇宙中普遍的艦隊編製,光光是護衛艦上的人員就可能達到上萬名,而這樣的護衛艦,來上個百八十艘都很正常。

而作為主力的太空遠洋艦,人數甚至可能達到數十萬,這樣的情況下,科技星群每打一場戰爭,都會帶來大量人口的消耗,以及製造戰爭兵器所需要的資源。

換句話,神秘星群的戰爭消耗的是星群人種的成長時間,而科技星群的戰爭消耗的是星群的普通人口以及大量的資金。

emmmmm~這可能就是典型的窮人靠變異,富人玩科技了吧!

也正是基於這樣的原因,很多科技側勢力在發展到一定程度上的時候會驚愕的發現本來被當成草垛的普通人數量竟然無法填補戰爭的需要了,偏偏人口還難以在短時間之內增長。也就是這種情況下,智械誕生了。

所謂的智械,就是智能機械,以人工智能為核心,能夠在多種方麵輔助科技側勢力的提高生產力的寶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