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了那家夥,我們來到穹頂的消息不能透露出去!”
一聲低沉的聲音傳入追逐著拉爾斯的獸形戰兵的接收器中,機械戰兵的身體遲鈍了不到半秒,散發著幽藍色光芒的眼珠子瞬間轉換成紅色,機械戰兵們內置的類人工智能開始接管了特羅斯特族戰鬥人員的遠程操作,由被動追逐變成了主動。那群巨狼形態的戰兵仿佛解開了舒服,本來緊密鏈接在一起的金屬外殼向外擴展,身形突然大了一號。
一股股熱氣從擴展後充滿縫隙的金屬外殼中噴射出來,刹那之間形成了一個範圍的被霧氣所籠罩的空間。不到一秒的時間裏,所影狼群”已經從霧氣空間裏衝了出來,他們身上金屬外殼的裂縫閃爍著幽藍的光輝,在他們那不算大的軀體內,特米斯聯盟特有的能量礦石萬應精晶正在被類人工智能強行加快萃取能量的速度,大量的特殊能量從礦石之中流出,瞬間改變了機械戰兵身上的金屬特性,同時通過了特殊的機械回路催動具備著全新金屬特性的機械戰兵,讓機械戰兵本身作為機械工具的生硬的動作變成了更符合力學的生物動作。
如果有人能從微觀層次重新解析這種形態的機械戰兵,就會發現機械戰兵身上連接部分的金屬的金屬離子之間的靜電吸引力-金屬鍵-已經完全消失,處於散亂狀態的金屬原子在萬應精晶的特殊能量之中有序的構成了類似於肌肉細胞的結構,使得本來容易出現金屬疲勞的金屬變成了更具備持久力和爆發力的“肌肉”。
這一瞬間的改變,宛若將被重重限製聊戰兵給解放,改變聊金屬性質和加大聊能量輸出,配合上類人工智能通過大數據分析而超快速製定出來的更高效的機械運轉模式,戰兵進入了屬於機械類生命的“爆種”——過載狀態。
一如神秘星群晉升的條件是來源於“星神等級”和“守望者文明等級”一般,科技星群也有著自己明確的升級方向,“材料等級”、“能量層次”和“運行效率”,輔以“人工智能”、“類生命造物”、“核運用”、“希格斯玻色子”以及“基因改造”等幾個大項目。
材料等級、能量層次和運行效率決定了科技星群爆發力的上限,輔助科目“人工智能”、“類生命造物”、“核運用”、“希格斯玻色子”以及“基因改造”則決定了科技星群力量的下限。
強度足夠高且具備著特殊用途特性的材料,是工業發展的基石。如果不具備特殊材料,就意味著很多理論上能夠製造出來的機械會因為材料的不合格而變成半成品,材料等級分成兩種判斷模式,一種是文明所能夠製造的最高級別的材料的等級,另一種是文明所能夠量產的最高級別的材料等級。
二者共同決定了文明“材料等級”的等級判定。
“能量層次”同樣也分成了兩種,一種是文明單體能量裝置所能夠輸出的能級,另一種則是文明能夠使用的特殊能量的能級。這兩種判定標準,前一種單體能量裝置就好比“虹站”,單體能量裝置“虹站”所能夠輸出的能量遠超過同體積“火電站”所能輸出的能量,才能量層次的評級中會相對更高。而後一種“特殊能量”則指的是文明對於“風能”、“水能”、“勢能”、“生物能”之類的必須通過特殊方式才能運用的力量的使用程度。
當下科技星群最典型的能量層次運用有兩個,捕捉黑洞產生的恐怖吸力集中於一點撕裂空間,製造出能鏈接星空兩頭的“星門”技術,另一種是萃取能量層次高的不可思議的虛空風暴的能量,哪怕萃取能量的百分率低浪費極高,也會因為虛空風暴那不科學的質量和數量而彌補那可以忽視的浪費。
而“運行效率”是基於“能量使用效率”的評價標準,是基於質能方程式E=mc2(能量=質量*光速常量的平方)的評價標準,理論上來,隻需要0.05磕質量,就能爆發出相當於100萬噸TNT當量的核爆炸。
然而,迄今為止也沒有那個科技星群能夠做到這一點。假設科技星群中有人研發出了完美運用能量的方式,以後和其他星群作戰的時候,隻需要空投一塊隕石到敵方星群駐地引爆,就能夠讓星球神之下的存在幾乎死絕,星球神也會遭受重創。
然而實際上,這種可能是不存在的,哪怕是當今最強的那一批科技星群,能量使用效率也沒有達到百分之一,以至於為了衡量這一方麵的數據,高層次的科技星群聯手在“能量使用效率”後附加了一個“人造物對能量的使用效率”,而這個使用效率達到最高的那一批星群,以幾乎是恐怖的科技手段創造出了科技側的神話——永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