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得回至寢宮,這夜已過了大半,貞瑩伏案假寐,不久就感到窗隙間透入微光。她剛一張眼,第一個意識便是收緊手指,感到畫軸在掌中的充盈感,估摸著大約時辰一到,即匆忙起身洗漱,覺著丫鬟動作太慢,索性自己將緊身衣脫下壓到箱底,換了一件鑲有金邊銀絲的月白色長袍,手因焦急而不住發抖,起初連扣子也扣錯了幾顆。出宮前提起旗頭,隨意戴個大致位置,急匆匆的奔了出去。
才趕到半途,遠遠看到福臨身影,似乎是剛剛退朝,正預備回宮,又見他背負著雙手,麵上隱有愁容。貞瑩連忙放慢腳步,擺出端莊姿態,優雅上前,請安道:“皇上吉祥。”福臨步履急促,隻了句“平身吧”,卻不停腳。貞瑩暗中給自己鼓了把勁,轉頭又叫:“皇上!”
福臨微感詫異,平時貞瑩在他麵前話語不多,連請安都微含羞澀。不像旁的妃子每日盡吃飛醋,見到他就撲上來糾纏,倒唯有貞瑩稍顯溫柔嫻靜。因此交流雖少,卻也對她不存煩厭,和藹的道:“唔,貞側妃,你有什麼事?”貞瑩道:“皇上愁眉不展,不知是為何事耿耿於懷?不妨了出來,讓臣妾替您分憂。”
福臨觸動心結,歎了口長氣道:“沒用的,你幫不了我,不過跟你倒倒苦水,也沒什麼壞處。現下初定,百廢待興,安定民心更是當務之急。如今朝廷上分為兩派勢力,一派主和,道應以德服眾,仁義愛民,免除嚴刑峻法及苛捐雜稅,同時舉國大赦,並對前朝權貴割地封王,使其不生二心。
令中土漢民自思想根源而異,得與滿人同化,心甘歸順。另一派主戰,聲稱我朝既以鐵蹄浩蕩,奪得萬裏江山,原處於強勢,卻去與敗軍俘虜講和,自賤身價不提,更有辱皇權威勢。對遺民便該全仗武力鎮壓,不但將亂黨盡數剿滅,連稍起反意的苗子也不能留。若有墨客吟詩撰文懷念前朝,也一律問罪殺頭,這叫做殺一儆百,還比如皇叔主張的什麼‘剃頭令’之類的,都是他們想出來的花樣。兩派各執一詞,整日爭論不休,吵得朕是一個頭兩個大。”
貞瑩心道:“沈世韻定是主和派了,她當然幫著自己族人,對,就是‘身在清廷心在明’。我可要給她唱唱反調。”便道:“皇上,臣妾也讚成以武鎮壓。有些人就是不宜縱容,你退一步,她便要進十步,你對她客氣,她以為你怕了她。已是敗軍之將,就該老老實實當個奴隸,誰讓他們沒本事打勝仗?”
福臨道:“但那些隻想好好生活的平民百姓呢?沒上過戰場,沒跟任何人作對,他們有什麼錯?他們的冤情又該向誰去訴?”貞瑩道:“陛下是先皇之子,自養尊處優,不懂得世情險惡,也不知道那些漢人有多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