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自行車時光(1 / 2)

琴音雖然年紀不算大,但也算是見過世麵的人,這樣那樣的追求者,她是司空見慣了。即使如此,當琴音再次回到屋子裏麵對陌生的王誌的時候,心裏仍然跳動加速,臉上不自覺地掠過一絲緋紅。

王誌臉色晰白,穿著白色“的確良”上衣,在山區因為農業耕作曬得黑黝,又穿慣灰藍色土布的男子裏,顯得特別出眾。琴音的內心世界,閃電般地掠過那麼一點點渴望,渴望王誌的愛,同時又夾雜著一絲害怕,害怕原先的自由被打破。

王誌禮貌地給琴音端上一杯茶,微笑著說:“你看看我,第一次來你家,就反客為主了。”琴音接過茶杯,“謝謝,別客氣。”王誌說,你從小山村走到公社去上班很不容易,將來買一輛自行車吧,山路隻能走,接近公社那一段可以騎車。琴音說,我還不會騎車呢,就算有自行車,半路上擱置在哪裏呀?王誌說,我家親戚剛好住在山路下麵那個村子,你自行車寄放在他家就行了唄。

王誌和琴音,你一言我一語地談論著。

陳姨和琴母則相視而笑。這兩個年紀相仿的女人,趁著王誌和琴音說話那會兒,悄悄地走到屋子外麵,評論著屋角那南瓜的長勢。

末了,琴音說,將來積攢了足夠的錢,是應該買一輛自行車的。王誌說,將來有了自行車,我來教你騎車。兩人還拉了手指勾,表示要履行諾言。

琴母挽留陳姨和王誌在家裏吃完晚飯再回去,陳姨和王誌都說不用,哪天你們外出經過大隊供銷社的時候,記得打個招呼,我請你們吃飯。陳姨和王誌離開琴家的時候,琴母拿著他們送來的大包禮物要他們帶回去,說禮物太貴重,不敢收。琴母和陳姨為禮物的事,客套地推來托去的,最後陳姨和王誌留下禮物走了。

小山村的人,一下子收到這麼多禮物,一時引來村裏人的驚羨。村裏的婆婆媽媽們都說,你看看琴家多好啊,硬是有那麼好的夫婿上門送貴重禮物來了。有的回家還教育自家女兒學學琴音,什麼時候也引得貴人上門。

琴母那個嘴巴,高興得很難合上。回到屋裏,就對琴音說,人家的貴重禮物都收了,怎麼辦呀。琴音你對王誌究竟有沒有打算?

琴音覺得村裏人實在好笑,不就是一些外地的果子、酒和糖麼?十幾二十年後,這樣的禮物已經很普通了,根本談不上什麼貴重。而在八十年代剛剛開始的時候,這樣的禮物,無論在小山村,還是在琴家,卻被當作十分貴重的東西。琴母收了這些禮物,擔心辜負了送禮的人,好幾天都惶恐不安的樣子。

周末是短暫的,又要回公社廣播站了,琴音出門的時候,琴母交代她盡早考慮清楚,也好給人家一個回話,要不然收了禮物也很難心安理得的。琴音隨便應和著,出門了。

走了很長的山路,前麵經過供銷社就是大路了。因為陳姨和王誌的緣故,以前經過這兒並沒有什麼特別想法的琴音,此時確不由自主地往供銷社多望了幾眼。

“叮鈴鈴……”琴音順著聲音看去,王誌!

不錯,是王誌!王誌正騎著自行車,一邊笑著,一邊使勁地按響著車鈴。鈴聲刺耳而又浪漫,衝著琴音撲麵而來。

一刹那間,琴音覺得自己心底裏的那一絲絲愛情的渴望,盼望著愛情的出現,不就是這個樣子麼?一閃而過的這種想法,換成現實,便是琴音燦爛的笑。

王誌說,來,我搭你到公社去。琴音渴望著搭乘自行車,卻脫口而出說道,這怎麼好意思呢?王誌說,沒事,你要不搭車,我會過意不去的。琴音說,那好吧,謝謝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