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琴音醞釀逃離,並且打算去省城闖蕩的時候,林前又提著一塊豬肉來找她了。有了縫紉機事件的教訓,琴音不願意收下林前的豬肉。但處於不如人意境地的琴音,對林前也少了先前的頤指氣使的傲慢神氣。她將自己向往省城的計劃告訴了林前。
林前聽了琴音的計劃,向她潑了一盆冷水。林前說,琴音你沒有糧票,就算到了省城,就算你有錢,你也一樣買不到吃的東西;沒有介紹信,你沒法住宿,就算你想到公園車站裏隨便逗留一晚也不行,會有人巡查,把你遣送回來。
“難道農民隻能在小山村裏呆著麼?哪裏也去不成了麼?”琴音不服氣地問道。
“你的戶口在小山村,你隻能在這裏呆著。”林前輕鬆地說,然後似乎想起什麼來,補充說,“除非你嫁到外地,戶口遷過去。”
林前的話,不管真假,都讓琴音開始遲疑不決起來。
但是,省城卻好像專門盼望著接納琴音這樣的追夢人一樣。一條爆炸性新聞,通過收音機、廣播,傳遍了山區各地。琴家那時還沒有收音機呢,但公社和大隊有些人有收音機呀,還有廣播,播出以後,人們口口相傳,很快便傳到了小山村,傳到了琴家。
那條爆炸性新聞,就是南粵大地從省城廣州開始,在全國率先放開部分農副產品價格,打破了統一收購、統一包銷的格局,簡單說,就是以後買東西,隻要價格合理,有錢買賣就行了,不需要另外的各種糧票呀、肉票呀之類的了。
大家都在討論放開農產品價格的時候,最先跑到琴家的,又是林前。林前又提著一塊豬肉來,當然又被琴音拒收,還被罵作“死性不改”,但林前不以為然,還是喜上眉梢的神態,高興地向琴音描述起自己的未來:“我們公社也開始準備放開豬肉的價格,將來買賣豬肉都不用肉票了。我一天可以賣幾隻豬的肉,賺錢當然會更多了。”
隔壁阿桂聽說以後不用票證的新聞,又曾經聽過林前講的放開豬肉價格的事,覺得林前真是很有眼光的一個人,早就特別留意並等待林前的到來了。自林前進了琴家的門,阿桂便忍不住在門外偷聽。當他聽到林前描述的未來,再也忍不住興奮情緒,不請自入進了琴家,跟林前攀談起來。
阿桂說:“那麼今後我就養多些豬,是不是也能賺多些錢?”
林前說:“那當然,都不用統一收購了,你願意賣誰就賣給誰,你能賣多少錢就多少錢。”
然後,阿桂便與林前討論起將來養豬、賣豬肉、賺更多錢的事情來。
琴音聽著阿桂和林前的討論,想著自己什麼時候往省城闖一闖的事,也不說話。
琴音想著這些事的時候,那個帥氣的腦袋在門前閃過,李非又來了。
與之前林前和王誌的相遇不同,此回,林前與李非兩名追求者的相遇,卻是另外一番風景。其實李非和林前也早就暗中打聽過對方的情況了,兩人都在追求琴音,若是連情敵的情況都不懂,那是很笨的。李非主動與林前打了招呼,林前也回應了李非。還拿琴音來取笑,好像絲毫不在乎彼此之間的關係。
李非對林前說:“聽人說,你也沒少來琴家,怎麼還沒有奪得人家的歡心呀?”
林前毫不客氣的回應:“我雖然沒有獲得芳心,但是我也沒有害人家。”
言下之意,就是暗指李非害的琴音了。但李非卻沒有生氣的樣子,反而說道:“害多慘,我都負責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