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農民的生計之路寬了(1 / 2)

到了赴經濟特區考察的日子,琴音前一天晚上忙到很晚,幫忙陳來收拾好飯館的衛生和、清潔和未及時處理的一些事情。當天又起了個大早,幫忙陳倩收拾行李,打掃住過的房間。陳倩看在眼裏,評價說,琴音有資質,又很勤勞,將來一定會有所作為。

小汽車直接開到飯館門前,琴音與陳來告別,然後跟著陳倩出發了。陳倩的男女兩個隨從,男的開車,女的坐在副駕駛位置。陳倩和琴音坐後排。小汽車往經濟特區的方向駛去。琴音第一次感受到小汽車的魅力,那種從門前出發的便利,真讓人羨慕。

早晨的陽光射穿路邊的高樹,縷縷光線讓道路顯得富有詩情畫意。小汽車在廣州城內的街道行駛,琴音透過車窗,看見一些穿著白色背心的男子在道路邊上跑步。除了晨起跑步的人外,路人多數騎著自行車。穿著打扮也還隨意,有穿著海軍T恤的,有穿著土布的,也有一些年輕人穿著五顏六色的衣服的。在琴音看來,改革開放初始,人們對於美麗時尚的追求還沒有達到統一的標準。

離開了城市的繁華路段,琴音所見,有的老伯伯吃力地推著手推車,手推車上裝載著磚頭、瓦片。令琴音久久側目而視的,是一輛輛滿載蔬菜的拖拉機,急急地迎麵而來,駛往省城鬧市方向。琴音習慣了農村生活,對蔬菜情有獨鍾,也容易關注。

坐在一旁的陳倩很快便發現了琴音在關注蔬菜。她笑著問琴音:“怎麼啦,對蔬菜格外青睞?”

琴音說:“我看見那麼多的蔬菜運往城裏,想起了我老家的菜地了。”

陳倩告訴琴音:“前些年,我經過這裏的時候,還沒有那麼多蔬菜。現在省城放開了農產品的價格,城郊調整農業產業結構,鼓勵在保證糧食生產的情況下,盡量多種經營,蔬菜品種和數量也漸漸地多起來了。”

小汽車開出了省城,燦爛的陽光之下,廣闊的平原突然顯得格外碧綠。琴音突然尖叫起來:“哇!好大一片菜地呀。”隻見公路的兩邊,寬廣的農田,田間種植著各種各樣的蔬菜,還有一些戴著草帽的農民正在田間摘菜,幾輛拖拉機停放在公路邊,一些農民將摘好的菜裝上拖拉機。琴音明白了,剛才那些運菜進城的拖拉機,應該就是從這裏出發的。

陳倩也對這裏的菜地景象感興趣,叫停了車子,與琴音一起下了車。陳倩讓兩名隨從留下,又對琴音說:“以前這一帶隻生產水稻,現在除了水稻還種植了這麼一大片蔬菜,我對農村的這些變化也很感興趣,順路看看去。”琴音高興地點頭。

遙望公路對麵,田野阡陌的盡頭,一些磚瓦房子掩蓋在樹林之中。琴音跟著陳倩,一前一後往村子走去。她們身前身後的田間地頭,種滿了各種蔬菜。

走進了村子,村民們聽說是香港的美女老板來了,紛紛出來看個究竟。原先寧靜的村子,一時間變得人聲鼎沸。幾個看起來是村子裏掌事的人走了過來,主動接待陳倩和琴音。他們知道陳倩是香港回內地投資的老板後,格外地熱情,拉起了鄉情,問了些香港的事情,表示出對外界的濃厚興趣。還表達對陳倩回來帶動內地發展的願望。

陳倩聊完了家常,話鋒一轉,便回到了當地農村種植蔬菜的事情上。說起種植蔬菜的事,農民們你一言我一語的,好多話說。

原來,這平原地區的農村,位於省城和經濟特區之間的寬闊地帶,對政策的把握也先於別的地區。他們這個一千多人的村子,自從搞了包產到戶後,農民們發揮鄰近省城的優勢,竟然大約百分之九十九的人專門種植蔬菜,銷往省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