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音見陳來將楊韻的信遞給她,雖然十分好奇,但是在她看來,別人的隱私是不能輕易觸碰的,因此也遲疑了好一會兒。直到陳來將信紙在她麵前搖晃了幾下,確信陳來非得讓她看信,她才接過來,打開信紙。楊韻那幾行清麗的圓珠筆文字,灑脫地呈現在她眼前。
陌生人陳來轉好朋友琴音:
在經濟特區的這兩天,照顧不周,還望原諒。你要回鄉準備高考,我十分讚成,知識就是力量,希望將來的琴音是世界上最富力量的琴,奏出人生最強音。我知道如果我當麵送你禮物,你是不會收下的。所以我借這封信,悄悄地告訴你,我在你的背包的底層,悄悄地放了另外一個裝著三百元錢的信封,將來你備考用得上。願你順利。
琴音反複讀著楊韻的信,又一次細細地回憶著與楊韻的第一次見麵,從那個怯生生的、住旅社都想找多一個人同住省點錢的姑娘,到經濟特區神采飛揚的代表,那種時間不算長,卻又讓琴音歎為觀止的這前前後後。回憶著與楊韻從偶遇,到認識,再到熟悉的過程,琴音眼角噙滿細微的淚水。
琴音收下了那三百元錢,嶄新的十元人民幣,足足三小捆。琴音想,與林前、李非他們有目的的送禮不同,楊韻送錢給自己,完全是不求回報的,是出於同是天涯淪落人的友誼的。她想用自己的努力和將來的可能,做楊韻永遠的朋友。
陳來問道:“你真的想回去準備高考?”
琴音從深思中回過神來,點了點頭,“嗯!”琴音將遇見楊韻的過程向陳來複述了一遍。
陳來沉默了一陣子,說道:“其實你們倆在住旅社的時候還是處於同一起跑線的,後來你來了我這飯館,楊韻去了經濟特區,短短幾月便拉開了距離呀。”
“你可別這樣說,”琴音說,“我想清楚了,最為關鍵的是我與楊韻本身的差距,她是大學畢業生,會外語,而我隻是出來找點簡單的小工作的人,兩人的起點不同。”
自從知道琴音打算回鄉參加高考後,陳來便刻意減少琴音的工作,搶著端飯菜、洗碗、清潔衛生,盡量騰出更多時間給琴音複習功課。趁著中午食客離去到晚餐之間的空閑時間,以往都是休息和聊天的時間,現在是陳來騎著自行車,搭載著琴音,跑遍省城的許多書店,購買有用的書籍和學習資料。
琴音也很用功,每天空閑時間都用來學習。每一個晚上,陳來都不讓琴音幹更多的活,每當琴音準備打掃,陳來都會搶過掃把:“我來吧,你還得複習功課呢。”
陳來的姐姐陳倩與琴音、楊韻分別後,回到香港準備投資事宜。由於在經濟特區增加了音像製品的投資,她又回到省城,考察內地音像製品的市場。
陳倩依然住在陳來的飯館,每當外出,總是要琴音一同前往。琴音也十分樂意。很多次,陳來想提醒姐姐琴音要高考,盡量不要占用她的時間,但話到嘴邊又停了。
此時的省城,音樂已經悄悄地流行。除了琴音那晚去過的音樂茶座,還聽說成立了大洋影音公司。大洋影音公司據說是新中國第一家擁有整套國際先進水平、全新錄音錄像設備和音像製品生產線的音像企業,一大批歌唱和演藝人員躍躍欲試,準備與大洋影音合作開發音像製品。
晚上,陳倩取出一個本子,認真地記錄著在省城的經曆,然後記錄音像製品的投資計劃和市場細分。聽說省城開了音樂茶座,陳倩十分欣喜,要帶著琴音一起去聽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