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寒門高考為了什麼(1 / 2)

琴音傍晚回到縣城汽車站,本來也想在車站逗留一個晚上的,但想到了複習和高考,背包裏放著許多在省城買的書,加上已經有了楊韻和陳來的資助,便找了一家小旅社住了一個晚上。那一晚,琴音獨自一人在縣城的小旅社複習功課,卻也如魚得水,資料裏很多高考題目都能答對。這極大地提升了琴音參加高考的決心。

第二天,琴音回到小山村的時候,伴隨著狗吠聲,奶奶和媽媽都站在村口接她。許久不見的狗狗們使勁地向琴音搖著尾巴。琴音長長地舒了一口氣,笑著說:“真是別人的龍床不如自己的狗窩啊,還是小山村親切。”但她見到奶奶和母親像剛剛吵過架一樣,兩人勉強笑著的臉上,都殘留著淚痕和紅腫。琴音不敢說,也不敢問,假裝什麼也不知道。

吃晚飯的時候,琴音取出一百元錢,給了奶奶五十,奶奶說,你們賺錢也不容易,不敢要這麼多,便又塞回三十給琴音,自己留了二十。琴音又塞給母親五十,母親驚訝地說:“供銷社的陳姨一個月才領三十元呢,你怎麼那麼多錢?”琴音說是幫人洗碗洗出來的錢,母親說那得洗多少碗啊,接著又說,既然洗碗能賺錢,你還回來幹什麼?

不管怎麼樣,因為琴音給了錢,奶奶和母親的情緒終於顯示出一些安樂。不像原先那麼愁苦著臉了,眼角開始顯露一絲笑意。

晚飯的時候,母親老往琴音碗裏夾菜,說琴音餓痩了。奶奶還煮了個雞蛋送過來讓琴音吃,說在外麵曬黑了,賺了錢也不用老留著,自己也該花一些,該吃也應該吃飽之類的。總之,母親和奶奶都嘮嘮叨叨的。

直到琴音說,之所以回來,是想報名參加高考,奶奶和母親便也都不說話了。琴音明顯感受到了奶奶和母親的變化,便問道,為什麼我一說高考你們就不吭聲了呢?

奶奶說,女孩子本來好好的,在外麵又有錢賺,為什麼要讀那麼多書?真是自找苦吃。

母親對琴音的打算也不以為然:“我們家連溫飽都還沒有解決,哪來的那麼多錢給你讀書?你奶奶說得對,賺錢要緊,女孩子家的,讀那麼多書幹什麼?”

琴音將自己在省城和經濟特區的經曆簡要地概述了一遍,以自己和楊韻的差距,說明高考的重要。

琴奶奶說,女孩子讀完書就是別人家的人,像琴咪,讀夠多書了,讀完了還不是遠走高飛的?讀書的時候,負擔的是自己家,讀完了受益的是別人家。說什麼也不同意琴音高考。

琴母則說,家裏出了一個琴咪,已經夠氣人了,讀了書就嫌棄家裏窮,我可不想家裏再出一個這樣的人。也不同意琴音高考。

琴音沒有爭辯,她在省城的時候,早已經將奶奶和母親要說的話,猜了個大概。今晚真聽見奶奶和母親這麼說了,倒也不足為奇。她默默地吃完飯,替母親收拾好碗筷,便點了煤油燈,獨自看書。

隔壁阿桂聽說琴音回來了,便過來串門,將李非、林前他們報複王家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訴了琴音。阿桂本以為琴音會說痛快,會高興,沒想到琴音卻沒有表現出高興的樣子,隻是淡淡地說:“真沒出息,搞來搞去,怨怨相報的,最後還不是一個凡夫俗子?有本事就做大老板去,做經濟特區的開荒牛去。”

阿桂見琴音並不想聽報複的事,便轉移話題,問琴音出去省城一趟到底打探到什麼路子。阿桂的問題,勾起了琴音的回憶和思考。琴音滔滔不絕地講著省城郊區的農民,養雞的,養豬的,種菜的,運輸的,反正什麼都能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