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渡槽工地的榜樣(1 / 2)

正當琴音開了個蕃薯稀粥店,一邊賺錢一邊學習備考的時候,臨江縣由辛獻、於安等指揮策劃和設計的渡槽也已經接近尾聲。原計劃建設的十八公裏長的渡槽,已經完成了十五公裏,僅僅剩下六分之一的工程。琴家在渡槽工地幹活的琴父、琴聲、琴美三個人都在渡槽工地這個大熔爐中得到了極大的鍛造和提高。

琴父把家裏的農活都丟給了琴母,舍小家為大家,長年累月在工地幹活。他在工地裏年紀較大,卻又吃苦在前,挑擔常常要挑更重的、更多的,推車子常常要多載一些。看到有些年輕人吃不消了,琴父還常常主動上去幫忙。在這個渡槽工地,琴父既當帶頭人又當小工人,還創造了在工地裏一天拉土石方四十車的工地最高紀錄。

琴父其實也想家,甭看他白天幹活是個工作狂,但是晚上卻也想家,一個大男人的,居然也偷偷地哭鼻子。特別是後來他得知,琴咪回家與琴奶奶和琴母吵架,然後便孓然一身獨自離開了,當晚便借口上廁所,獨自一人跑到工地外痛哭流涕。他為自己沒有好好地與琴咪聊一聊,沒有盡到一個父親的責任而自責,也擔心琴咪的前程和未來。望著滿天的星星,琴父仰頭長歎,傷心欲絕。但天亮的時候,他又在工地裏忙得團團轉的,誰也沒有發現他的異樣。老實,肯吃虧,從不計較得失,這是工地裏幹活的人對琴父的印象。

渡槽建設受到了南粵大地的高度評價,甚至國家也派出記者進行了宣傳報道,影響很大。當年,縣裏選舉人民代表的工作,也搬到了工地進行。作為縣高官,辛獻當然來到現場,熱熱鬧鬧、滿懷希望的工地民工簇擁過來,要求辛書記作個動員。辛獻說,忙於工地的事,對於選舉人民代表,本人來不及準備,也沒有講稿。他將工地的所見所聞和啟發,臨場作了講話:

“同誌們,我們都經曆過那些餓著肚子唱歌的日子。回顧過去,我們的生活很苦,大家都有一股改變生活的願望,想著美好未來,卻又不知道該怎麼辦,該做些什麼,可謂一半是苦水、一半是烈焰呀!我們貧窮落後,卻沒有辦法去改變麵貌,這是一種悲劇。有些悲劇,我們隻能讓它發生一次!如今,我們在建設渡槽,渡槽建成後,將永遠改變高亢山區無水灌溉的曆史。我們今天的付出值得嗎?你看看我們的孩子們吧,我們這一代人如果不勇敢地擔起我們這一代人的責任,難道還要讓孩子們長大了,繼續我們的苦難嗎?南粵大地正在改革開放中先行一步,國家複蘇、大地回暖的日子來了。我希望即將選舉出來的代表,能夠帶領大家,站在人民立場上,順應曆史發展潮流,迅速地拿出解決溫飽問題的方案,爭取未來幾年從根本上改變我們貧窮落後的麵貌。”

工地裏響起雷鳴般的掌聲。接著,便是發選票、選舉、計票等各個環節。在計票的時候,琴父的名字被無數次地念起,琴父以很高的票數當選了。

選舉結束後,辛獻熱烈祝賀琴父當選人民代表,風趣地解嘲他說:“你為了大家,可別真的忘了小家呀。”

大家還記得,琴父憨厚地笑著,說了一句卻算得上很能代表工地民工心聲的話:“隻有顧了大家,才有小家呀。國家如果沒有未來,我們每一個家庭又有什麼未來呢?”

有的人還記得琴父在公社座談會上說兒子娶不到媳婦的事,笑話他說,“你都當上人民代表了,該娶上兒媳婦了吧?”琴父還是笑得憨憨傻傻的,“兒媳婦的事情,交給兒子自己辦嘍,我忙不過來嘍。”琴父的話,引起哄堂大笑。連站在一旁的辛獻都忍不住笑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