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道不同不相為謀(1 / 2)

琴音離開了陳來,陳來沒有挽留,也沒有留戀。但琴音卻也不曾恨陳來,相反,陳來以恩報怨,一如既往地支持自己的學業,這讓琴音感動,也讓陳來在琴音心中的形象更加高大起來。

大學開學後,校園裏又熱鬧起來。春天的校道,兩旁的樹木吐出了嫩綠的新芽。圖書館和課室的周圍,那些知名不知名的花兒,使勁地吐露芬芳,爭奇鬥豔的,讓人心生暖意。

春意盎然的日子裏,鄭明對琴音展開了瘋狂的追求。無論白天黑夜,無論上課業餘,琴音走到哪裏,似乎都有鄭明的影子。上課的時候,琴音走往課室的路上,常常出現的情況是鄭明站在某處微笑,然後消失在繁忙的同學中。在食堂吃飯的時候,常常是琴音正在排著隊,鄭明跑過來主動熱情地請求幫忙琴音打飯。上圖書館自習的時候,常常是琴音坐下來,巧的是沒過多久鄭明就坐在她的對麵,始終是抬頭不見低頭見。

剛剛開始的時候,琴音還覺得自己挺有麵子,生活中總有那麼一個男人時刻追隨著自己。但是,日子久了,琴音突然對鄭明的所作所為產生一種厭惡感。那就是,鄭明時刻緊跟著琴音,盯著琴音,總是將琴音當作追捕的“獵物”,沒有尊重她學習、生活的行動自由。

可不是麼?中國女排都奪得世界冠軍了,看勢頭還有可能繼續奪冠。央號召一對夫婦隻生一個孩子,女孩子也與男子一樣成為半邊天了。聯合國大會通過的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都生效了。女孩子難道就沒有獨立自主的人格麼?女孩子就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成為社會更加有用的人才麼?

琴音始終沒有給鄭明更多的單獨相處的機會。鄭明仍不死心,一計不成,又生一計。

不久,學生會邀請琴音到學生廣播站擔任業餘播音員,負責每天傍晚校園裏的廣播。琴音高興地接受了任務,逢人便說學生會真有眼光,連我有播音特長都知道。

但當琴音走進學生廣播站的時候,她便打退堂鼓了。因為廣播站有兩名播音員,一個男生,一個女生,而男生播音員正是鄭明。琴音知道是鄭明推薦自己當上了播音員,但她卻高興不起來,男生、女生播音員經常在同一個播音室做廣播,這給了鄭明更多與自己相處的機會。

畢竟,學生會是學生會,鄭明是鄭明,既然是學生會的邀請,那就暫且做著廣播吧。琴音是這麼想的。

然而,她很快便發現,自己與鄭明根本不是一路人。鄭明喜歡投機取巧、偷工減料,常常將別人的廣播稿拿回來,依葫蘆畫瓢念一遍就算了;而琴音則喜歡每天采訪老師和同學,播放一些校園裏的熱點問題。鄭明喜歡將廣播站當作與琴音約會說話的私人領地,總是借機與琴音談論私事;而琴音則認為廣播是廣播,私情是私情,不應該在廣播時間談論更多的私人的事情。

鄭明似乎發現了琴音對自己的反感,一時間,裝作一幅似乎對播音工作很感興趣的樣子,常常問琴音一些關於采訪、播報之類的問題,琴音反感,總是一副愛理不理的樣子,要麼幹脆就說不知道。但鄭明一直抱著恩人和伯樂的態度與琴音交往,遇到琴音的時候總是皮笑肉不笑的模樣,而琴音生性耿直,總是一副冷漠的表情。琴音覺得沒有必要和鄭明這樣的人交往,認為鄭明對自己的學習進步和成才永遠不會有任何幫助。

更加令琴音難以忍受的,是鄭明的損公肥私。琴音在廣播站擔任廣播員,十分節約,一張紙、一支筆都不舍得浪費。而鄭明卻三番四次地假借廣播站買紙筆、購材料的名義,順便將廣播站的小東西取回去自己使用。鄭明還教琴音如何占用公家的便宜。

琴音實在忍受不了鄭明的這些所作所為,便以學習緊張為由,離開了學生廣播站。從那時起,琴音做事喜歡獨來獨往,對不在同一條道上的鄭明從來不去交往和搭理,即使到了萬不得已的情況下,對鄭明也是一副不屑一顧的樣子。

鄭明感受到了琴音態度的變化,有一次,趁著琴音趕往課堂的時機,遞給琴音一張紙條,紙條上寫著:“同一片天地可以容下不同的山,同一座山可以容下不同的森林,同一片森林可以容下不同的樹木,同一棵大樹可以容下不同的飛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