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閑職”不閑(1 / 2)

楊韻給琴音發來已經收到彙款的電報,琴音到單位旁邊的郵電局收電報。郵電局的工作人員仔細核對電報內容,許久未能將電報交到琴音手中。琴音著急,催促工作人員快些辦理。

郵電局的工作人員說:“你們應該不忙吧,不忙就再等等嘛。”

琴音急忙應道:“我還真忙,挺多事情要做的。”

郵電局工作人員不緊不慢地說:“不會吧,平時見到你們單位的人挺清閑的,常常是一張報紙一杯茶,感覺沒啥事做呀。”

另一名在郵電局辦事的幹部模樣的人插嘴問道:“什麼單位?”

琴音說文化局。

幹部模樣的人不以為然地說:“文化局呀!那就是閑職,沒啥事做的單位。”

琴音委屈地說:“但我總感覺自己很忙呀。”

“那你說說看,到底忙些什麼呀?文化局有啥好忙的?”幹部模樣的人說完,見琴音不高興的樣子,便借口說真忙啊,然後急匆匆地離開了。

從郵電局回到辦公室,琴音心裏十分納悶。為什麼那些人都認為文化局幹部是“閑職”呢?為什麼自己說忙都沒有人相信呢?難道自己真的進入了無足輕重的部門和崗位?

原先進入文化局工作時候的那種優越感、自豪感和驕傲感,不知不覺地從琴音內心深處溜走了。琴音細致地梳理著自己的思路,卻無論如何也難以尋回剛剛入職那時的充實和滿意的感覺。

作為文化局的幹部,能做些什麼呢?琴音不想做那種被人稱為閑職的人,她想做一件有意義的事,足以證明自己與眾不同的事。

這個時代變化很快,昨天還在溫飽線以下徘徊的人們,今天便已經不愁吃穿,奔走在致富的大道上。人人都在變,變得更加關注外界的變化,變得更加關注未來。琴音每天都在思考,用什麼方式表達這個時代?用歌曲嗎?文學嗎?抑或是用表演藝術?她思考了數日,突然靈感閃現,何不將歌曲、文學和表演藝術結合起來,幹脆寫一個劇本呢?

琴音從來沒有想過寫劇本,但這靈感的出現卻讓她興奮了好一陣子。對!寫一個謳歌時代的劇本吧,說不定哪天搬上了電視、電影屏幕,也算是山區文化工作的精彩之筆。

自從那個靈光閃現的日子開始,琴音隻在做一件事,她認為能夠體現文化幹部水平的、最有文化的事,那就是寫一個謳歌時代的劇本。她在劇本的扉頁寫道:“時代在變,每個人都在變,我們周圍的一切都在變化,我們可以做的,就是在千變萬化中尋找適合自己的位置和方向。我希望通過這個戲劇,來謳歌未來,讓我們每一個人的理想和熱愛,在未來的某一天,成為真實的你我他,成為真實的生活。”

琴音創作的戲劇,起了一個響亮的名字,叫《明天的笑容》。琴音在戲中設計了蘇碧和王雨兩個角色。蘇碧和王雨經過一場投入、熱烈的戀愛後,卻因一人在城、一人在山的異地戀產生了隔膜,最後,城裏的蘇碧還是敵不過世俗和偏見,與山裏姑娘王雨分手了。

大城市和小山區的情侶在分手的時候,在電話裏有一場隔空對話,蘇碧因自己的離開對王雨造成心理打擊而內疚和不安,但王雨說:“你不用內疚,你以為城市的天空最藍,但你不曾在山裏,不知道山區的天空更藍。你的離去確實衝擊了我的整個世界,哦,不,與其說你在衝擊著我的世界,不如說我在開放著自己的世界。我知道世俗的愛情有功利相擾,往往經不起磨難,易變也易碎,但是我心中的愛情堅不可摧,我看到了明天笑容中的自己。”

琴音創作劇本的那些日子,文化局裏的氛圍發生了一些微妙的變化。因為媒體評價臨江縣是文化荒漠,辛獻開始將注意力放到文化建設上來,不斷地督促檢查文化工作。而文化局裏的大多數人顯然很難適應從“閑”到“忙”的轉變,因此,同一單位的人開始變得患得患失起來。有的人生怕繁重的工作任務落到自己身上;有的人工作繁忙起來,卻被嘲笑想顯擺自己,變得畏縮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