瞫宣應道:“將軍,所以在下才說要對楚人防一手,而不是拒絕楚人的幫助。為了防止楚人趁我巴國軍隊在外,像秦人那樣偷襲我都城墊江。在下以為待墊江被收複之後,在聯係各地的巴人起來反抗秦人的同時,需要留下一隻軍隊防守都城,以備不測。”
巴犢應道:“留下軍隊防守墊江沒有問題,隻是本將擔心充國那邊,米倉古道雖然難以行軍,但是勉強行軍還是不成問題的。算算時間,若是秦國的援軍從米倉西道(米倉道整體成y字形,西道在漢中東部,東道已經接近上庸)而來,還有二十天左右,就會抵達巴地。
我巴國新複,實力難免有所不足,若是在墊江留下一部分兵力,而沒有全力攻打北麵的秦軍。本將擔心會來不及堵住秦軍南下的道路。且充人對我巴人有亡國之恨,充人雖然也有意複國,但是我巴人去閬中,恐怕當地的充人也未必會幫助我們。”
說到這,巴犢感歎道:“恐怕充人會跟我們防備楚人一樣防著我們,甚至猶有過之。所以,若是兵力不足,恐怕將有大患。”
瞫宣拱手道:“將軍,正是因為充人比秦人更加仇視我們,所以我們無法盡快消滅閬中的秦人。而楚人則不同,充人之先,本來就有楚人的血脈,而且充國遠離楚國,與楚國沒有利益衝突,若是楚軍抵達充國,那些同樣打算複國的充人,必然紛紛起來響應。
所以,在下的意思,隻需先派人去聯係充人,同時派出軍隊迎接楚人入巴,然後再與楚人一道去閬中。”
說著,瞫宣臉色浮現出一絲對秦人的仇恨,恨聲道:“巴犢將軍,隻要我們占據閬中,是否堵住秦軍進入巴地並不重要。若是秦人來,以楚軍以及我們巴人之力,足以與之對抗。但是,米倉古道難行,秦軍運輸糧食異常困難,十石糧食從南鄭運出,經米倉到抵達巴地,能剩下三石糧食,那就算不錯了。
所以,秦人不來則罷,隻要秦軍抵達巴地,那麼在我們已經做好準備的情況下,秦軍必然糧食難以為繼,不出十日,定然軍糧耗盡。那時,秦軍來的了,可就別想再回去了。”
此話一出,堂中氣氛頓時一緊,緊張、期待、害怕,種種情緒縈繞在眾人心頭。瞫宣、樊豹、鄭奉三人同時緊張看向巴犢。
巴犢見三人看來,隨後想起秦國攻巴之時,自己的族人大部死於戰亂,而他自己寄人籬下十年,輾轉十餘年才能再次回到墊江。
想著,巴犢腦海中瞬間充滿對秦人的仇恨,恨道:“好,如今秦人進入巴蜀的道路就隻有米倉古道這一條路,若是秦人無法從充國獲取糧食,那麼秦人必然有來無回。”
三人聞言,同時拱手道:“將軍英明。”
巴犢一擺手,吩咐道:“傳令下去,現在就讓我們在城外的族人前來墊江,晝伏夜出,埋伏在城外,隻待時間一到,就絞殺墊江城中的秦人。”
“諾!”
···
三日後,上午。
墊江城中依舊略帶緊張而平靜,城中巴人來來往往,一如往日。
突然,城東一處民宅不知是何緣故燃起大火,火勢迅猛,頓時一股火光衝天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