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星星福利院。
瑪麗老師領著一個看上去五六歲的小女孩來到院長室,“高院長,這個孩子很可憐,她一直和奶奶生活,現在她奶奶已經癌症晚期了,剩下的日子不多了,她沒有親人,奶奶如果走了她沒有地方去了,您看?”
瑪麗老師征詢著院長的意見。
院長是一位70多歲的奶奶,她沉思了一下說“瑪麗,你去把這孩子的手續辦一下,相關證明辦理清楚,我帶這個孩子去見見她奶奶。”
“好的,我馬上去辦。”
瑪麗老師掩飾不住欣喜,這個孩子已經來過兩次了,之前因為有奶奶,她還沒有資格進福利院,看來這次院長不會不管了。
“你叫什麼名字,幾歲了?”慈祥的院長蹲下身來看著這個骨瘦如柴的小女孩問道。
“院長奶奶好,我叫若惜,我今年8歲,讀二年級。”
小女孩出奇的有禮貌,並對院長露出一個天使般的笑臉,隻是這巴掌大的小臉上沒有這個年齡女孩應有的健康紅潤的紅蘋果色,隻能用“麵黃肌瘦”四個字來形容,長期的營養不良導致已經8歲了看上去還是像五六歲的孩子一樣。
院長不由得一陣心酸,這可憐的孩子,本應該享受在父母懷中撒嬌讓父母捧在手心,而現狀竟然是即將麵臨無家可歸、唯一的親人奶奶離開人世。
“若惜,以後你就住在我們這裏好不好?這裏有許多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和你一起生活,還有照顧你們的瑪麗老師,你願意嗎?”院長慈祥的撫摸著小女孩細嫩的小臉。
“院長奶奶,我願意生活在這裏,我奶奶說過,如果她不能照顧我了就送我來這裏,我沒有其他地方可以去了。”
小女孩認真又平靜的說著,仿佛是在陳訴一件與自己毫無關係的事情。
院長驚詫的看著這個孩子。
她看上去是那麼的瘦弱渺小,可是說起話來彬彬有禮,有著不符合年齡的成熟和平靜。
是因為命運的關係讓這個孩子過早的成熟嗎?
我們到底能做些什麼?
我們現在隻能給這些無家可歸的孩子一個家,一個居所,這隻是最低的保證。
這些孩子需要的是愛,一份來自於正常家庭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