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黃門選將(1 / 2)

一晃又是兩個月以後了,大晉軍一直堅守城池不出。由於秦陽城城池堅固,且軍糧充足,哥舒軍急切之中沒有辦法很快攻下。

而劉近南利用西部各省的諜影門組織,煽動地方民團作亂。由於哥舒武吉治理西疆時間不長,且不得民心,許多人並不願意被其裹挾背叛大晉,故而各地紛紛起義,西疆開始出現群雄逐鹿的現象。

受西疆局勢影響,其他幾個西方省份也紛紛起義。部分民團甚至打起了哥舒軍糧道的主意,時不時來劫掠一番。後方的糧道受到影響,秦陽城又攻打不下,哥舒武吉和胡德良十分難受。

與此同時,劉近南的傷勢卻越來越重了。

哥舒武吉的劍上淬有劇毒,一般習武之人被劃傷後隻怕都要命喪當場,還好劉近南內功深厚,得以內功逼住毒性。

但是由於劉近南之前還曾中過梅峰短刃上的毒,加之當日強行使出“浮光掠影”,真氣大為受損,竟也無法憑自身真氣逼出體內毒性。

劉承昊和項無忌等人沒有辦法,隻有眼睜睜地看著劉近南受苦,心中煎熬,卻是旁人無法體會的。

此時的大晉朝堂之上,子上官敏對著戰報憂心忡忡。

大司馬王漢臣出列道:“皇上,初戰失利卻是由於劉近南沒有察覺到胡德良的狼子野心,中了圈套;假如因此就逡巡不前,隻怕難以服眾,更難堵得住下的悠悠眾口。”

聽了這話,皇帝臉色陰沉,似有所動。

這時,中書令柳如齡連忙出列,道:“啟稟聖上,目前西方各省民團四起,部分民團甚至斷了叛軍的糧道,已經傷及其根本,微臣認為,堅守不出未嚐不是最好的辦法。照目前的形勢,不出三個月,叛軍便可不戰而敗。”

王漢臣道:“劉近南率軍堅守不出,空耗錢糧,於國何益。”

“柳大人你不出三個月,叛軍便可不戰而敗,那麼國家養著這些兵,就是擺擺樣子,就是為了讓敵人不戰而敗嗎?”

“況且,你他們不戰而敗,就能不戰而敗嗎?啟稟聖上,目前西方各省民團四起,劉近南將軍正可以利用當前的有利時機,全麵出擊,一舉殲滅叛軍。”

“假如繼續拖下去,不但空耗國力,隻怕形勢也會隨之變化,浪費了當前的大好時機。”

皇帝聽到此處,眼前一亮。

柳如齡趕忙道:“皇上,兵法有雲,善戰者,立於不敗之地,而不失敵之敗也。”

“據劉近南反饋的戰報,哥舒武吉的長弓兵甚為犀利,而目前又與胡德良沆瀣一氣,從兵力上講,我軍隻怕並不占優啊。”

“劉近南曆來能征善戰,在於他能審時度勢。目前形勢下,還是應該以守為主啊……”

王漢臣道:“哼,柳大人的意思是我就不會帶兵,我就隻是個庸才了,那當年的烏丸省是如何打下的?”

這時候,皇帝發話了:“你們都不要吵了,朕意已決,命令劉近南馬上出城進攻,勿失當前的大好時機!”

柳如齡長歎了一口氣,心如死灰。

劉承誌在家中,一直密切關注著朝堂上的變化,得知皇帝下旨要劉近南出城迎敵,暗叫不好。

他馬上找到王平章,一起來到了柳如齡的府上。柳如齡與劉近南素來交好,而劉承誌也一般叫他世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