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收降兵之後,承誌軍押著楊業成回到營中。過了半日,卻聽得落鳳城方麵來人請降。劉承誌接受降表,一幹人等來到了落鳳城中。
落鳳城轄區人口有接近數千萬,卻也是不的一個州府。此處土地也很肥沃,糧產頗多,可資軍用。
劉承誌感念楊業成帶兵有方,頗想收為己用。故而三番兩次跟他談話,但是楊業成對楊希月很是忠心,一時倒也無法。劉承誌隻得將其軟禁,好吃好喝招待著,等待他回心轉意。
很快諜影門來報,卻是楊希月帶著精兵十萬來奪落鳳城。落鳳城本是楊希月轄內最為富庶之地,此時被人奪取,連忙點起兵士來戰。
劉承誌不慌不忙,馬上召集了一幹武將、謀士商定了對策,帶領項無忌、柳嚴、李修齊等武將領兵八萬在從昆陽省城陽明府到落鳳城的必經之路設伏。
承誌軍埋伏了四個時辰後,一支部隊逐漸進入了視野。
等到部隊大部進入埋伏圈後,劉承誌一聲令下,金鼓齊鳴,八萬承誌軍瞬間衝出。
楊希月軍戰鬥力本來就遠不如承誌軍,又是被圍突擊出乎意外,故而經過了大半個時辰的交鋒,戰鬥結束。承誌軍俘虜了五萬,殲滅了兩萬,還有一萬敵軍逃出了包圍圈。
考慮到楊希月部隊已經消耗的差不多,不能給他有喘息之機。劉承誌和部將、謀士商定,留了五萬精兵由項無忌帶領,守住落鳳城,自己率部向楊希月轄區緊急進發。
不出十日,劉承誌已經占領了昆陽省大部,隻剩得昆陽省省城陽明府成為一座孤城,由楊希月本人帶領五萬兵士守衛,而楊希月手下的另外“三虎”,一名被劉雲禮所擒,一名被殺,還有一名劉成憲率領殘部二萬人也逃回了陽明府。
那一日,劉承誌帶兵包圍了陽明府,正在計劃是否進行攻城。但是劉承誌知道攻城的難度比較正麵交鋒,不知道大了多少,死傷必然難免,承誌心中有些猶豫,於是又召集了謀士和武將商量此事。
劉玉壺道:“二公子,上兵伐謀、然後伐交,最後才是攻城,攻城損失太大,承誌軍初建不久,實在是損耗不起啊!”
劉承誌道:“玉壺兄所見,甚合我意,隻是這楊希月固守城內,困獸猶鬥,隻怕不肯輕易投降!”
王程文想了想,道:“二公子,我願當一個客,進城一談,盡量以最代價,奪取這城池。”
雲禮微微皺眉,考慮了一會,然後道:“銳錦先生,日後我需用你之處多矣,單槍匹馬進城風險過高,不可!不可!”
王程文道:“兩軍交戰,不斬來使,況且我乃一介文士,就算不能動楊希月,我也可保證全身而退!”
劉承誌心下暗暗佩服王程文的膽量,卻也越加珍惜這名部下,暗下決心,自己也要與他一同進入陽明府,以保這名謀士的安全。
想到這裏,劉承誌一咬牙,道:“如此,我也以文士身份,陪先生一道,進這陽明府一探究竟!”
這時部將、謀士紛紛大吃一驚,忙道不可。
但劉承誌道:“我意已決,諸君無需多言,各位盡管放心,楊希月也不識我之身份。”
諸人見他堅持,隻得作罷。
次日,劉承誌和王程文來到城下,向城內喊話。很快陽明城門打開,二人進得城去。
二人入城之後,一眼望去,隻見所到之處,處處是維持治安的兵士,由於受到戰火襲擾,街上荒涼無比,人煙全無,毫無一座城市的氣象,劉承誌心中不由湧起一股淒涼,暗下決心一定要早日結束當前的亂世。
入得楊希月府上,士兵進去通報之後,很快出來兩人,將他們的雙眼用黑布蒙了,帶入了府中。
等黑布取掉之後,二人觀察四周,隻見一個大廳,大約長四丈,寬三丈,高二丈,前方大堂正方坐著一名虎目虯髯的大漢,左右兩方並排坐著幾十名大漢。
那名大漢道:“你們二人可是過來當客的?實話告訴你,老子最討厭你們這些酸文人!”
王程文剛待發話,那名大漢一拍雙手,旁邊過來兩名大漢,手中都拿著大刀,各自將刀架在了二人的脖子之上。
劉承誌倒是不怕,他與王程文隻有一步之遙,解救眼前的部下,是一點困難也沒有。他不由地想觀察一下自己的這名謀士如何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