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鴻盛見此,連忙向自方陣營逃去。
劉承誌身後的承誌軍見此,士氣又是大振,作戰更加勇敢,趙鴻盛所部,漸漸被逼退。
這時,隻聽得身後一陣鑼響,項無忌帶著大隊人馬衝殺過來。
原來他們已經殲滅了劉省身所部,與劉承誌會和了。
趙鴻盛所部見此情形再無鬥誌,紛紛向後退去。而劉省身的部隊也如同潮水般退了過來。
此時,劉瀟旗麵對敗退的敵軍,頓時壓力大增。
他的耳邊忽然響起劉承誌的聲音“瀟旗將軍,窮寇莫追,你將部隊拉回我方”
原來劉承誌精神力達到了三十五階,可是使出千裏傳音,從幾裏之外找到要傳話的人,將意思帶到。
劉瀟旗連忙將部隊撤下,回到劉承誌陣中。
劉瀟旗帶兵謹慎,甚得劉承誌信任,假如為了全殲江南部隊而戰死,劉承誌感覺得不償失。
這時,趙鴻盛跟劉省身的兵力彙在一起,退入廣安兩餐。劉承誌想要繞過山穀將廣安糧倉包圍,卻被弓弩逼退。
劉承誌感覺對方兵力仍然雄厚,不敢造次,便退回了自己營壘,收拾劉省身部隊留下的殘局。
此時劉省身和趙鴻盛核對兵馬,發現雙方兵力加起來也隻剩下了三十萬。
他們還從廣安糧倉救出了之前被劉瀟旗扣押的押糧官馮桂華。
當晚上,劉省身、趙鴻盛、周立新和馮桂華坐到了一起,寒暄一陣之後,對部隊日後的運營及主攻方向進行了討論。
劉省身起身作揖,道“此次省身能夠脫險,多虧了趙大人、周大人的全力援救”
趙鴻盛盡管對劉省身的才能有點妒忌,但是心中對他還是很是佩服,故而也起身道“劉大人哪裏話,同朝為官多時,鴻盛一直頗為欽慕先生才德,況且一年以前,先生也曾助我一臂之力”
周立新也跟著站起身來,連連作揖。
馮桂華道“都是同朝為官,客氣啥呢”罷,嘿嘿一笑,道“老趙,這次我們多喝幾杯,幾日不見,想死我了”
馮桂華盡管帶兵、做事頗為昏庸,但是為人處世極為好相處,卻也是個性情中人,故而大家對他都無惡感,經他一調和氣氛,四人在一起倒也自然和諧了不少。
酒過三巡以後,劉省身歎了口氣,道“這個劉承誌年紀,武功蓋世,頗通兵法,很有乃父之風將來隻怕是主公大敵”
趙鴻盛點頭道“能讓劉大人如此頭疼,想來不是易於之輩今日與他對戰,此子功法犀利,為人性格極為堅毅,確實是當世奇才”
周立新心中頗有點不以為然,道“劉大人,帶兵我不敢,武功蓋世,您隻怕誇張了,他年紀不如我大,想來也不過如此”
劉省身知道周立新曆來自視頗高,故而笑了笑也不點破。
當晚上,賓主皆歡。按照李隆勳行前指示,最終定下來這三十萬人馬由劉省身統一調配,趙鴻盛為付帥,且有隨機處置之權,馮桂華留在軍中作為監軍,周立新為先鋒。
考慮到此次兵力已經處於劣勢,他們不敢大意,命令另一名副將,也是李隆勳的親信王月奇負責,在廣安重築城池。那王月奇頗為幹練,武功也是中上之資,帶兵很有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