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承誌軍已經拿下了金陵城和鎮江城,劉承誌召集了各位謀士及戰將討論下一步動向。
項無忌道:“按照少主的戰略,我們從南到北,穩打穩紮,現在南方無憂。是否考慮一鼓作氣,乘著現在兵鋒尚盛,可以直接進攻陽江省!”
劉玉壺道:“目前我們剛剛攻下江南省,立足未穩,現今又是春季農忙,聖人有雲,要使民以時。就怕前方戰事再起,後方不穩,內部產生新的動亂。”
王程文道:“玉壺先生的有理!”
劉希武最為擅長物資調配、內政管理,接口道:“以前昆陽城較,沒有感覺,現在管理偌大一個南域,確實感覺難度甚大!”
劉承誌道:“那我們等夏季收獲了二季稻以後,考慮下一步行動,最近這段時間辛苦各位各安本職,鞏固我們的戰爭成果!”眾人皆都稱是。
自此劉承誌忙於內政,他先從承誌軍中挑出文化程度較高的人員,分派各地擔任總兵等防務之職。走訪賢能,征召謀士,又從這些謀士中選賢任能,擔任各個要職。
同時,專門在各地建立癢序學校和人事部門,將各地人才分門別類加以造冊。如此過了幾月,南域地區已是蒸蒸日上,日漸安寧。
那一日,劉承誌正在府衙內辦事,卻聽得有手下來報,有故人求見。劉承誌喜歡到民眾中去征詢施政意見,府衙向來對民眾開放,故而他很快來到大廳見客。
劉承誌來到大廳一看,隻見廳內站了七八個人,都是商人打扮,居中一人盡管衣著樸素,但是器宇軒昂。居右手之人更是眼熟。再仔細一辨認,劉承誌大驚,忙上前施禮,道:“三皇子殿下,王大人!”
原來,來人正是大晉當朝的三皇子上官雲況和大司馬王漢臣。
上官雲況哈哈大笑,顯得十分高興,道:“承誌啊,好久不見,可想死哥哥了!”大司馬王漢臣也頗為謙遜地向劉承誌施禮。
劉承誌不敢怠慢,連忙將一行人引入行館,找最高檔的客房住下。等他們安排妥當,劉承誌便請大家在府衙就餐。
此時,上官如雲早已經知道上官雲況過來了,連忙過來相見,兄妹二人經曆亂世流離,此時再見都是淚眼迷蒙。
劉承誌又將項無忌、王程文、劉玉壺等一幹人等都與三皇子引見,上官雲況顯得十分隨和,與眾人寒暄不已。
劉承誌道:“不知殿下和王大人是如何來到南域的?”
上官雲況道:“因為烏丸地界,太尉與哥舒武吉正在作戰,我們費了好大勁從道繞出來的。”
劉承誌歎息道:“如今下真是太亂了,但願能早日還大晉一個太平江山。”
上官雲況聽了此話,默不作聲,過了一會兒,便和大家飲起酒來。
第二日,劉承誌又引著上官雲況一行來到府衙,賓主坐定相談甚歡。
劉承誌見上官雲況隻口不提自己此行的目的,心中有點納悶,問道:“殿下,不知您此行有何打算?”
上官雲況哈哈大笑,道:“我過來是為公事,也是為私事!”
罷,便從懷中掏出聖旨,道:“劉承誌聽旨!”
劉承誌見此,連忙跪倒在地上。
上官雲況宣讀道:“奉承運,皇帝詔曰:茲聞太尉劉近南二公子承誌溫良敦厚、才華出眾,朕躬聞之甚悅。今皇九女嫻熟大方,品貌鹹嘉,正值衝齡,適婚娶之時。特許配劉氏承誌為妻。一切禮儀,交由皇三子上官雲況與欽監監正共同操辦,擇良辰完婚。布告中外,鹹使聞之。欽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