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日晚上,承誌軍悄悄地摸到若楊鎮。劉承誌命令李修齊一馬當先,爬上柵欄,放倒了守備,將柵欄門一打開,四十萬多承誌軍一下衝將進去。
韓琦馬上被驚醒,以為隻是股騷擾,誰知遇到的是承誌軍主力,不一會兒部隊被衝的七零八落,自己也被雲禮軍俘虜。
劉承誌將糧倉守好,在四周又築起了更多防衛措施,隻等著哥舒軍來救。
諾頓胡琪聽聞糧倉被占,還是以為隻是股兵馬騷擾,便又派了騎兵二十萬,前去救急。
劉承誌在若楊鎮與安陽城之間做好埋伏,采用圍點打援之策。等哥舒軍進入埋伏圈,采用火箭射擊,此時已是初秋,幹物燥,地上的草受火之後,被秋風一吹,火仗風勢,哥舒援軍大部被火燒死,其餘都被俘虜。
這時諾頓胡琪知道承誌軍的主力在若楊鎮,心中氣急。仔細清點手下之兵,已不到五十萬,早已沒有了開始時的絕對優勢,士氣也極為低落。本想引主力去進攻若楊鎮,卻又不知安陽城內到底多少人馬,隻怕腹背受敵,總感覺進也不是、退也不是,陷入了兩難境地。
此時的柳川和張書文正帶領二十萬兵馬,向金陵城殺來。早有探子將情報報到金陵。上官雲況召集文武大臣,問起對策來。
王漢臣道:“據探子來報,此次來伐的哥舒軍由名將柳川率領,聲勢頗為浩大。”
上官雲況問道:“不知哪位愛卿願意統領三軍,替大晉蕩除此寇!”
司馬武出列道:“末將願往!”
上官雲況皺了皺眉,道:“愛卿,統領三軍並非事,不知你有何退敵之策?”
司馬武道:“盡管敵軍勢大,幸好我軍早有後手,目下我軍尚足有百萬之眾,兵精糧足,就算與其硬拚,也不會吃虧!”
王程文一聽,大驚,忙道:“司馬將軍切勿有輕敵之意,這柳川還好,此番一起來的張書文,號稱張良,是極難對付的一名謀士,哥舒武吉攻占中原此人出力頗多,劉太尉也曾屢次中其奸計!”
司馬武哈哈大笑,道“王先生,莫要長他人誌氣,滅自己威風!”
上官雲況不是很懂軍事,故而沒有做聲,見二人爭執不下,倒也感覺難以決斷,便問王漢臣道:“王大人有何意見?”
王漢臣道:“王先生的有理,不可存輕視敵人之意,司馬將軍失言了!”
司馬武一聽,便沒再言語。
上官雲況又問道:“王先生,您認為此次何人可以統領三軍?”
王程文道:“承誌軍舊部朱善昌將軍頗有智計,柳嚴將軍勇猛無比,劉瀟旗將軍行事謹慎,他們皆與二公子多次征戰,屢次得以重用,屢次建立奇功,可否由他們中的一人擔任此次行動的主將?”
上官雲況一聽,心中有了計較,也不答話,又問道:“大家有何意見?”
孫慶奇出列道:“末將在江南曾多次聽聞朱善昌朱將軍擅長守城,柳嚴將軍擅長進攻,劉瀟旗將軍行事周密,末將以為此三人皆為人傑,可擔當此任!”
王漢臣道:“此三人確實都有一定的長處,但是皆不曾獨領大軍。統領大軍非同可,望再斟酌!”
上官雲況問道:“大司馬當年曾征服烏丸,乃一代名將,能否負責此次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