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老人傳,北海之末有龍魚,南山之巔多白鳥。龍魚有須有鰭,須如長繩,鰭似象耳。爪於鰭後,腳於尾前,爪有五指,腳有厚蹼,能立善遊,棲身於江河之中,騰躍於濤浪之間,吐霧成雨,輕鼾成雷。白鳥雖名為白鳥,卻不是通體如雪,而是赤白色,白鳥翅上多羽,腋下多絨,善飛喜寒,常棲高山之巔,擒戾獸,啖獸腦,羽翅三丈餘,書中言,白鳥之翼隻煽動九下便可直達九霄,飛萬裏之遙不棲不乏。
北海龍魚,南山白鳥,於不可見之地生,又於不可見之地滅,其實這世間並無人見識過其真容,年深日久,不過是被不得意的書生寫在閑書亂誌裏也算做個營生,不是做了書先生的嘴下佐料,就是掛在口舌邊,成了田間地頭胡亂扯的閑言碎語。
關於南山的閑書亂誌多如牛毛,隻是裏麵內容卻大相徑庭。兩下爭辯,卻無人知道誰人寫的真,誰人寫的假,隻是看誰寫的玄乎,越玄乎就越可信。曾有位自稱從南山上遊曆而來的灰衣道人所寫的《南山異誌》中大略的提到,他遊曆下名山大川,唯這南山之巔不可明狀,沒有人能清它究竟是什麼樣的,書中寫的內容大概倒有幾分貼切,隻是信於不信,在乎於心,無人見過,便是萬象,取其一象也是萬象。。
灰衣道人在書中寫這南山之巔,是個極寒之地,人間之物不可生,凡世之人不可達。他曾於南山之巔與南山仙人煮酒論道,品茶講經。
有人問,南山仙人喚何名?年歲幾何?是何模樣,與我們有無異處?
道人答,仙人名喚蟾餘,年歲過千,長臉寬額,慈眉善目,須發皆白,眉垂至頰側,須長至胸間,精神矍鑠,怡然自樂,與眾人無什麼異處。
人又問,那蟾餘仙人著什麼衣冠?手執什麼法器住在什麼地方?
道人答,仙人著青衣紫冠,手執紫青雲杖。青衣上紋繡著二目猙獰的黑色蛟龍,紫冠上鏤刻著銜雲飛騰的金色凰鳥,那紫青雲杖可擺弄雲霧,呼風喚雨,左擺則雲來,右揮則霧去。上擎則光電,下頓則驚雷,住在池旁的棲梧殿內,那殿是冰雪砌成,卻不寒冷。
人再問,你與仙人論何道,講甚經?
道人答,論的是人間道,講的是世間荒經。
人還問,何為人間道,世間荒經又為何?
道人答,人間道在人心,貪嗔癡妄,不可避也不可免。世間荒經在山川,在河流,在生靈,在自然,不可詳,不可詳。
這位灰衣道人寫的有虛有實,似真似假,得人追捧,《南山異誌》一時洛陽紙貴,成為了這世間求仙問卜之人的聖經,有幸拜讀過這本書的人更確定這南山之巔乃神仙居室,於是越來越多尋仙問道,求占問卜都聚集在南山腳下。